外傷相關性青光眼一般治療
一、治療:
1.早期階段治療與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相似,可采用藥物治療,如β受體阻滯藥、α2受體激動藥及碳酸酐酶抑制藥等。但臨床見到過使用毛果蕓香堿后眼壓升高的病例,可能因縮瞳劑對葡萄膜鞏膜有損,而在頓挫傷后葡萄膜鞏膜引流是該眼房水引流的主要途徑。眼外傷后絕大多數病例眼壓會自然下降,即使對藥物暫不敏感,也不應過早手術治療。只需嚴密觀察視盤與視野的變化,盡可能延緩手術治療,因手術反而會加重病情。對于晚期病例,用最大耐受劑量的藥物治療仍無效時,方可考慮行濾過性手術,術中聯合應用5-氟尿苷或絲裂霉素C,可提高術后控制眼壓的成功率。亦可行房水引流物置入術。
2.晚發性房角后退性青光眼,眼壓升高系繼發于擴張至角膜后彈力層的小梁網瘢痕組織,且兩者間有相連的“玻璃膜”狀瘢痕組織覆蓋而引起房水引流受阻。因而可解釋為什么晚發的病例對藥物或激光治療反應差的原因。
二、預后:
1.與外傷程度以及眼部受損程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