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痛風的藥物一般都有哪些?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如何護理?
痛風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病人會感到非常痛苦,沒有辦法找到好的治療方法,所以你必須長期服用藥物來改善他們的身體癥狀,但需要找到合適的藥物,不能隨意使用一些藥物,否則效果不那么好,甚至會引起副作用。
什么是抗痛風藥?
原發性痛風缺乏病因治療,無法治愈。
治療痛風的目的:
①快速控制急性發作;
②預防復發;
③糾正高尿酸血癥,防止尿酸鹽沉積引起的關節損傷和腎損傷;
④切除痛風石,矯形損傷關節,提高生活質量。
1.一般治療
低嘌呤低能量飲食,保持合理體重,戒酒,多喝水,每天喝2萬水ml以上。避免暴飲暴食、酗酒、感冒和潮濕、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穿舒適的鞋子,防止關節損傷,小心使用一些利尿劑和小劑量阿司匹林等影響尿酸排泄的藥物。預防和治療伴隨的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
2.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臥床休息,抬高患肢,冷敷,疼痛緩解72小時后恢復活動。盡快治療,防止延遲。以下藥物應盡快充分使用,見效后逐漸停止。急性發作期不開始降尿酸治療,服用降尿酸藥物的患者發作時不需要停止使用,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動,延長發作時間或轉移性發作。
(1)非甾體抗炎藥(NSAIDs)非甾體抗炎藥能有效緩解急性痛風癥狀,為一線用藥。非選擇性非甾體抗炎藥如消炎痛等常見不良反應為胃腸道癥狀,必要時可添加胃保護劑,禁止活動性消化性潰瘍,腎功能不全者謹慎使用。選擇性環氧化酶(COX)-塞來昔布等抑制劑胃腸道反應較少,但應注意其心血管系統的不良反應。
(2)秋水仙堿是治療急性發作的傳統藥物。秋水仙堿不良反應較多,主要是胃腸道反應,也可引起骨髓抑制、肝損傷、過敏和神經毒性。不良反應與劑量有關,腎功能不全應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