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煙臺山醫院始建于1860年,前身是法國天主教施醫院,是國內最早的西醫醫院之一。2009年3月,經中法兩國政府批準增加“煙臺中法友誼醫院”為醫院第二名稱,這是中法兩國建交50多年來兩國政府唯一批準的技術合作醫院。2009年9月,煙臺市政府根據區域衛生規劃將煙臺市職業病醫院(腫瘤醫院)、煙臺市婦幼保健院整建制并入煙臺山醫院。現醫院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急救、康復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同時是涉外定點醫院、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醫院本部和南院區占地面積39119平方米,建筑面積80200平方,固定資產7.8億元;編制床位1500張,實際開放1523張;現有職工總人數2444人,衛技人員2184人;設有32個黨群行政職能科室,64個臨床科室,25個醫技科室;年門診量近80萬人次,出院病人6萬余人次,年住院手術近3萬人次。
東院區位于萊山區學院路與華庭路交匯處西北方向位置。整個項目占地180余畝,其中一期項目建筑面積22.35萬平方米,包括4層門急診及醫技行政用房、3棟住院樓,以及地下建筑部分。2019年底,門診試運行。2020年,將適時全面投入使用,屆時,三個院區床位將達到2800張。
醫院擁有醫科達醫用直線器、美國GE3.0磁共振成像系統等兩千萬元以上設備2臺套;智能化軌道小車物流傳輸系統、美國GE1.5T核磁共振成像系統、飛利浦64排CT、機器人骨科手術導航定位系統及專用西門子3DC型臂等一千萬以上的設備5臺套;奧林巴斯電子內窺鏡、飛利浦128CT、飛利浦血管造影成像系統(DSA)、瓦里安加速器等500萬元以上設備5臺套;飛利浦4D模擬定位機、彩色超聲診斷系統、骨密度檢測儀、椎間孔鏡、基因測序儀、普蘭梅卡CBCT等100萬元以上設備55臺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