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年風雨兼程,128年勵精圖治,128年博愛薪傳,128年與時俱進,鑄就了救人濟世、開拓創新的平和縣醫院。
平和地處漳州西南部,介于廈門和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與閩粵八縣(市)毗鄰,素有“八縣通衢”之稱,既是粵東入閩的重要門戶,也是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國務院確定的沿海經濟開放縣,為省重點僑鄉和臺胞祖籍地。人口57.8萬,面積2328.6平方公里,位居漳州市第一位,屬東南亞熱帶季風氣候。309、207省道、沈海復線高速公路貫穿全境。
這里,物華天寶,盛產荔枝、龍眼等熱帶亞熱帶水果,擁有琯溪蜜柚、白芽奇蘭茶、香蕉、蔬菜四大綠色品牌,被譽為“中國琯溪蜜柚之鄉、中國香蕉之鄉、中國白芽奇蘭茶之鄉”, 是著名的“中國柚都、世界柚鄉”,到處彌漫著綠色生態和現代農業的芬芳。
這里,鐘靈毓秀,人杰地靈。是世界文化大師林語堂、臺灣“阿里山神”吳鳳故里,中國現代油畫拓荒者周碧初的出生地;也是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以及原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海基會董事長江炳坤的祖籍地,全境充盈著文化的沉香。
這里,景觀獨特,擁有國家4A級三平風景區和國家級地質公園“閩南第一山”靈通巖,還有風光旖旎、秀麗清純的太極峰、大芹山;處處洋溢著自然風光的嫵媚。
這里榮光永恒,既是中央蘇區縣、又是福建省四個重點老區縣,1928年3月黨領導的“平和暴動”打響了反對國民黨的“八閩第一槍”,拉開了福建農民自動奪取政權第一幕。朱德、鄧子恢、張鼎丞、譚震林、彭沖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縱橫馳騁在這塊紅色土地上……
醫院就矗立在這片富饒而又榮光永恒的平和縣域東部,風景秀麗的琯溪河畔。是美國歸正教公會于1887年創建的閩西南漳州和龍巖之首創醫院,迄今已有128年的歷史。歷經數代“平醫人”的辛勤耕耘,已發展成為醫療技術先進的國家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福建醫科大學和漳州衛生職業學院的教學醫院。2011年開始陸續與漳州市醫院合作成立骨科、婦產科、神經外科協作科室。2014年廈門市第一醫院開始幫扶該院。是北京大學醫學部社會實踐基地。
醫院擁有建筑面積4萬多平方米的12層門診病房綜合大樓和15層新住院病房大樓,開放床位600張,開設臨床、醫技科室39個。2014年門診數24萬人次,住院人數2.9萬人次,固定資產2.8億元。擁有16排CT,核磁共振,進口彩超,腹腔鏡、美國全自動生化儀、成像系統等先進設備和計算機信息中心。能開展顱腦,普胸,泌尿,骨外科,腫瘤,婦科,產科,眼科等大中型手術。
平和縣醫院和諧發展,處處體現著人文關懷。有一支45名高級職稱,116名中級職稱為業務骨干、總數459人的專業技術隊伍。省市縣領導經常到院進行工作調研和走訪慰問,省市級三甲醫院專家經常來院指導、開展手術演示及教學查房學術講座,給醫院注入改革創新的活力和建設發展的方略。128年來,平和縣醫院以“構建百年醫院,服務一方百姓”為已任,發揚“救世、濟人、博德、廣善”的醫院精神,竭誠為人民健康服務,先后獲得“漳州市文明單位”、“平安醫院”、“模范職工之家”、“星級示范窗口”等榮譽稱號,是閩南醫療系統的一顆璀璨明珠,全省縣級一流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