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前身為英國基督教循道公會昭通福滇醫院,始建于1902年,迄今已110多年歷史,歷史悠久、源遠流長。1951年由人民政府接管福滇醫院,1955年合并法國天主教惠東醫院和國民黨中心衛生院組建昭通專區醫院,于2001年10月更名為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至今。在2014年4月通過評審,成為昆明醫科大學附屬昭通醫院。
通過幾代昭醫人辛勤耕耘,目前已發展成為昭通市最大而唯一一所集醫療、急救、預防、保健、康復、科研、教學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昭通市臨床檢驗中心、“120”急救中心、血管微創治療中心和腫瘤綜合治療中心、職業健康體檢醫院、昆明醫科大學教學及實習醫院、司法鑒定中心、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教學基地、昭通市全科醫生培訓基地和實習基地,承擔著我市及相鄰川、黔地區600余萬人口的醫療救治、康復和保健任務。
醫院現占地面積150畝,新征地77.8畝,衛生廳批復編制床位1500張,實際開放床位近2000張;現共有臨床、醫技、行政科室67個;有職工2516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810人,高職以上人員205人(正高職58人,副高職147人),中職327人;有研究生26人。
醫院現有固定資產6.5億多元,其中醫療設備2.2億元,配備有飛利浦1.5T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全數字化平板式大C臂血管造影機(DSA)、64排128層高速螺旋CT、DR數字拍片機、數字化口腔全景X線機、全數字化乳腺攝影機、移動式骨科C型臂X線機、移動式數字化X線攝像系統、醫用分子篩中心制氧設備、醫用高壓氧艙、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血液透析機、床旁血液透析機(CRRT)、人工肝支持系統、自體血液回收機、四維心臟腹部彩超、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全自動尿沉渣分析系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培養儀、全自動血凝儀、血沉儀、全自動血型/配血分析儀、全自動血氣分析儀、手術顯微鏡、CHiAO高清膽道鏡系統、數字高清腹腔鏡、數字高清關節鏡、電子宮腔鏡、體外循環機、等離子電切鏡、汽壓彈道碎石機、鈥激光治療機、數字化腦電圖儀、肌電圖儀、骨密度檢測儀、多關節等速測試與康復系統、光子嫩膚治療儀、進口系列內窺鏡、麻醉機、呼吸機、各種生命體征監護儀等醫療設備數千臺(件)。
有省級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1個、院級重點學科11個、重點扶持專業5個。先后有7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8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12人被評為云南省有突出貢獻獎優秀技術人才;4人被評為昭通市名醫,已建名醫工作室2個。成功開展了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心臟和血管介入診療技術,神經內科介入診療手術,大血管支架置入技術,腹腔鏡下保膽取石、腹腔鏡下胃大部切除術,斷指再植、脊柱手術、髖膝關節置換手術、經皮腎超聲碎石、各種介入微創手術、系列腔鏡手術、腫瘤切除及綜合治療、嚴重創傷救治、燒傷整形、中毒急救等診療項目。獲省、市科技進步獎和小發明獎242項,每年有100多篇論文在全國不同級醫學刊物發表,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明顯,各專業學科取得長足發展,診療水平及教學得到較大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每年躍上一個新的臺階,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的健康。
醫院始終堅持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遵循“聚人氣、貴人命、弘人道、重人本”的服務理念,逐步探索出一條“以質量求生存、以科技促發展、向管理要效益”的內涵發展之路。 以厚重的博愛傳統文化為基礎,逐步創建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的醫院文化體系,從理念、行為的策劃和設計中,提煉并形成了鮮明、獨特的文化風格和“遵院訓、循院教、戴院徽、唱院歌”的醫院文化產業鏈,探索從規范管理到人文醫療的過渡,使文化理念的創新與醫療技術、醫院管理的創新有機結合,各顯譽彰。
近年來,醫院先后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醫院文化先進單位”、“全國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巾幗文明崗”、“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等近十項國家級榮譽稱號,榮獲云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醫德醫風示范醫院”、“醫院管理年活動先進單位”、“青年文明號”等十余項省級榮譽以及市級30余項榮譽稱號;連續29年保持云南省“省級文明單位”殊榮。
歷經百載風雨滄桑,醫院在改革奮進中崛起,在開放融合中壯大,全院上下秉承“團結誠信、崇德博愛、創新奉獻”的院訓,傳承“重德修業、艱苦奮斗、百折不撓、只爭朝夕”的昭醫精神,以造福群眾為己任,堅持為昭通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以精湛的技術、優質的服務、良好的醫德醫風為人民群眾健康服務,努力實現“立足滇東北,面向川滇黔,開放式、花園式、現代化中心醫院”的美好愿景,為達到管理規范、技術精良、服務一流的綜合醫院建設目標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