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尽奶汁by菊花开-娇小亚裔被两个黑人-娇小萝被两个黑人用半米长-娇小老少配xxxxx-亚洲破处女-亚洲片在线观看

東莞市婦幼保健院簡介-基本介紹-大眾養生網

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東莞市婦幼保健院

東莞市婦幼保健院

  • 三級甲等
  • 專科醫院
  • 國營
別名:
東莞市婦幼保健院,東莞婦幼保健院
電話:
咨詢電話: 0769-22238375
地址:
東莞市東城區主山社區振興路99號

簡介

第一部分? 總體情況
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座落在風光旖旎,人文薈萃的東莞市,是集醫療、保健、科研、教學、基層指導為一體、東莞市**一所非營利性三級甲等婦幼保健機構。醫院承擔了全市婦女兒童的醫療救治、群體保健、健康評估、健康教育、師資培訓、婦幼衛生指標監測和科學研究等工作任務。辦院以來,醫院始終堅持“以保健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為目的,保健與臨床相結合,面向基層,面向群體”的婦幼衛生工作方針,堅持“兒童優先,母親安全”的服務宗旨,盡職盡責開展各項工作,在全面提供臨床醫療服務外,更重要是承擔轄區婦女兒童的健康促進、保健指導工作,履行相關公共衛生服務職責。
醫院始建于1951年,經過多年的沉淀與積累,換來了多次的發展與騰飛。1994年評為“愛嬰醫院”,2012年評為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2016年榮獲“國家母嬰友好醫院”及“國家示范孕婦學校”榮譽稱號。2017年,按照大部制改革的意見,完成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和市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合并,在醫院掛牌成立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優化整合了婦幼保健與計劃生育技術的服務資源。同年,國家衛生計生委授予我院“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集體”稱號,并榮獲“省級兒童早期發展示范基地”稱號。2019年,廣東衛健委授予“省級母嬰安全優質服務單位”稱號,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授予“2019年度改善醫療服務創新醫院”稱號,2020年獲國家級“母嬰安全優質服務單位”榮譽稱號。
現在醫院設有東城院區、莞城院區、南城院區。醫院占地面積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9萬平方米;設置了18個職能科室,43個業務科室、12個醫療輔助科室;編制床位980張,實際開放700張;擁有職工1441人,衛生技術人員1269人,其中碩博 116 人,高級職稱 198 人;裝備了價值約5.2億元的各類醫療設備,包括3.0T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實時四維彩色超聲診斷儀、口腔CT、基因測序儀、移動式C型臂X射線機、全數字化乳腺鉬鈀機、超聲聚焦子宮肌瘤治療系統、血紅蛋白毛細管電泳儀等先進設備。2020年,我院門診量166.56萬人次,出院病人4.39萬人次,業務收入7.99億元;全院分娩量12345人,占全市11.78%,居全市首位;其中高危孕產婦占比65%,占全市21%,居全市首位,連續5年實現孕產婦、新生兒零死亡。
我院始終圍繞全市婦幼衛生工作計劃,以“一法兩規劃”為中心,以實施出生缺陷工程、母嬰安全工程為主要內容,以保健為中心,結合臨床,以保障婦女兒童健康為目的,對外積極開拓業務,提高服務質量;完成了婚前、孕前檢查服務、葉酸增補、兩癌篩查、耳聾基因篩查服務,通過加強兒童、孕產婦的管理,提高人群健康管理水平。
醫院目前為南方醫科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增掛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東莞婦幼保健院、遵義醫學院珠海校區臨床教學實踐基地,江西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東莞市人民醫院的協同基地,承擔婦產科和兒科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臨床本科實習帶教任務;中德助產專科護士培訓基地以及“粵港澳助產專科護士省級實踐基地”。

第二部分 業務架構設置
?
醫院根據三甲婦幼保健機構及婦女兒童生命周期相關專科進行設置,形成了以業務垂直主線為軸心的五部一所的業務架構,包括孕產保健部、婦女保健部、兒童保健部、計劃生育服務部、綜合保健部及生殖遺傳研究所,各部所統一規范管理,醫療質量持續改進。

第三部分 重點、特色專科情況
多年來,獲批出生缺陷綜合防控中心、危重癥孕產婦和新生兒急救網絡管理中心、產科(專業)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乳腺癌、宮頸癌防治指導中心、新生兒聽力障礙診治中心、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和病歷質量控制中心等七大市級中心。現取得10個東莞市醫學臨床重點專科(產科、婦科、兒科、新生兒科、兒童保健科、兒童重癥監護室、小兒神經專科、兒童康復科、新生兒及新生兒重癥護理專科、臨床護理專科),1個東莞市醫學臨床特色專科(助產專科)和1個省級保健特色專科(新生兒科),形成了醫院的專科品牌,為全市婦女兒童的健康筑造了一道堅實的屏障。
【七大中心】
(一)東莞市出生缺陷綜合防控中心
東莞市出生缺陷綜合防控工作組,由市衛健局葉向陽同志任組長,辦公室設在東莞市婦幼保健院,為我市出生缺陷防控項目的牽頭單位,承擔市級出生缺陷綜合干預中心(出生缺陷綜合防控中心)職能,負責全市婚前與孕前健康教育、免費婚前和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政策宣傳、血液檢驗,檢查對象的風險評估、高危對象的隨訪和優生指導,以及檢查檔案管理等工作的具體實施。
出生缺陷防控中心率先在全國將無創基因產前檢測和新生兒耳聾基因檢測作為一線篩查技術在臨床使用,在對42000例孕產的篩查中心,成功阻斷75例嚴重致愚、致殘或致死性胎兒出生,為降低出生缺陷率和提高人口素質做出了貢獻,同時通過對32000余例新生兒耳聾基因檢測,發現1145例攜帶突變基因的新生兒,均得到科學干預,避免先天性耳聾的發生。由于成績突出,2020年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首屆廣東省醫學科技三等獎。
(二)東莞市危重癥孕產婦和新生兒急救網絡管理中心
2007年,東莞市婦幼保健院成立產科重癥監護病區,2009年成立東莞市危重孕產婦急救網絡中心,2019年中心調整為東莞市危重癥孕產婦和新生兒急救網絡指導專家,是全省**由地市級統籌的全市性急救網絡中心。專家庫成員由各助產醫院專家組成,包括產科、婦科、ICU、麻醉科和新生兒科等相關學科,指揮中心設在東莞市婦幼保健院,由市指揮中心統一調度,協調承擔危重癥孕產婦救治管理工作和指揮全市危重癥新生兒的轉運及搶救工作。網絡覆蓋全市72所助產機構。自成立至2020年12月31日,東莞市危重癥孕產婦救治管理辦公室共接到急救網絡電話1670人次,其中直接派專家現場搶救280人次,電話指導搶救270人次,轉到東莞市婦幼保健院治療有1147人次。在學術研究方面也毫不松懈,課題《東莞市危重癥孕產婦急救網絡實施的效果研究》于2017年通過科學技術成果鑒定,并于2020年榮獲創新東莞科技進步獎,鑒定專家們一致認為該項技術達國內領先水平。
新生兒急救網絡成立以來,以轉運病人為主,共設立2個救治中心及8個定點醫院,我院既是救治中心又是定點醫院。積極通過新生兒急救網絡,發揮重癥搶救、新生兒科重癥搶救樞紐作用,形成社區—鄉鎮衛生院—市婦幼保健院三級轉診網絡, 2020年我院危重癥新生兒轉運人次位居全市第一,專業發展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在本地區乃至全省均享有較高的聲譽。
急救網絡每年開展省級及市級關于救治技術推廣的學習班、培訓班,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講解婦產科領域的熱點難點、產科臨床相關指南及疑難病例討論、產科基本急救技能、高級產科生命支持教程培訓與考核,培養了一批批技術骨干。
(三)東莞市產科(專業)醫療質量控制中心
負責加強全市范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產科臨床質量控制工作,組織制定和發布全市產科臨床質量控制標準、評價考核體系,監督與指導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產科臨床質量與安全;優化產科醫療服務流程,為打造全市產科醫療服務同質化,降低全市孕產婦死亡率提供重要保障。2020年我院分娩人數12345人次,剖宮產率38.0%,高危妊娠占65%,位居全市第一。
(四)東莞市乳腺癌、宮頸癌防治指導中心
東莞市乳腺癌、宮頸癌防治技術指導中心于2011年4月成立,由乳腺臨床、超聲、鉬靶以及病理、婦科等專業組成,為推進我市兩癌篩查服務項目的實施做出了重要貢獻。
乳腺癌防治指導中心注重與B超室、放射科、病理科合作,形成團隊,在乳腺癌的早期診斷方面形成特色,為病人提供“快速、有效、優質”服務的保障。近年來,對鉬鈀、B超下發現的可疑病灶進行穿刺活檢,以及鉬鈀定位下病灶切除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早期乳腺癌的檢出率,使病人能在疾病的早期就能得到診斷和治療,提高了乳腺癌的治愈率。宮頸癌防治指導中心年門診量超過2萬多人次,年宮頸手術超過1000余例。2018年,為積極應對“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就醫新格局,以我院為牽頭單位,宮頸專科聯盟成立,聯盟致力于提高全市宮頸疾病診療服務能力。
我院承擔全市“兩癌篩查”的工作,從2012-2020年(每三年一輪)已連續進行三輪“兩癌篩查”,2020年共篩查目標人群超過16萬人。我院也做了大量的宣傳教育工作向廣大群眾普及兩癌篩查,深受群眾好評。兩癌防治中心近5年承擔東莞市社會科技發展項目2項,發表國外內核心期刊雜志10余篇。多年來,中心主持廣東省和東莞市繼續教育項目數十個,多次舉辦大型的“兩癌”篩查培訓班、手拉手陰道鏡規范化培訓班、乳腺專科技術培訓班,每年還接受各篩查醫院和對口支援醫院進修學員百余人,為各級醫院培養了一批**的臨床醫生。
(五)東莞市新生兒聽力障礙診治中心
東莞市新生兒聽力障礙診治中心于2011年12月通過評審,為東莞市第一個也是目前**取得認證資質的新生兒聽力障礙診斷中心,也是我市遺傳性耳聾新生兒定點診斷機構。中心集醫療、科研、教學、康復為一體,承擔全市新生兒聽力篩查、診斷、聽障患兒助聽器驗配及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同時全面開展嬰幼兒及成人臨床聽力學檢測、診斷和治療。
2019年,聽力中心在全市推行了耳廓形態畸形篩查+聽力篩查+耳聾基因篩查相結合的三位一體篩查模式,順利通過本年度東莞市屬公立醫院院長基金重點專科建設項目評審。2020年完成新生兒聽力篩查12274例,初篩率達99.43 %;聽力診斷1064人次,給予聽力治療、干預400余人次,耳廓形態畸形無創矯正總人數129人次。
中心占地100余平米,建有符合國家聲學標準的電聲隔音屏蔽室和聲場測聽室6間,新生兒聽力篩查室1間,配置人工耳蝸調機室、助聽器驗配室。擁有4套國內領先聽力診治設備,配備有丹麥Madsen診斷型耳聲發射儀、丹麥純音聽力計、美國GSI中耳分析儀等先進儀器設備。全面開展新生兒聽力初篩、復篩、臨床聽力學檢測、診斷及干預工作,如:聽性腦干反應、穩態聽覺誘發反應、中潛伏期誘發電位、耳蝸電圖、、畸變產物耳聲發射、瞬態誘發性耳聲發射、聲導抗測聽(含多頻率)、純音測聽、言語測聽、小兒行為測聽、耳鳴測試、前庭功能檢測VEMP及快速腦干聽覺誘發電位。同時開展聽力與耳聾基因聯合篩查、遺傳咨詢及干預、聽障兒童助聽器驗配、耳形態畸形矯正、中外耳畸形自體肋軟骨再造手術、中耳聽力重建手術、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六)東莞市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
東莞市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是目前東莞市**的一所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負責全市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業務和技術培訓、篩查實驗檢測、篩查陽性召回確診以及確診病人的治療和隨訪,擁有自主開發的東莞市新生兒疾病篩查信息管理系統,篩查網絡覆蓋全市所有設有產科的醫療保健機構,實現篩查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中心實驗室應用全套進口篩查設備,引進國際先進技術,現有專科設備:全套芬蘭進口的Ascent熒光檢測系統、PerkinElmer GSP全自動免疫熒光分析儀、Sebia Capillarys 2 Neonat Fast毛細管血紅蛋白電泳儀和AB SCIEX公司API3200串聯質譜儀。為全市新生兒常規開展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癥(CH)、苯丙酮尿癥(PKU)、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蠶豆病)、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CAH)、地中海貧血的篩查,目前年篩查量約13萬人次。中心所引進的API3200串聯質譜儀,能為幾十種遺傳代謝性出生缺陷病提供快速、準確的診療服務,是我省第二家將串聯質譜技術應用于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的機構。
截至2020年,全市共篩查新生兒2007796例,全市篩查覆蓋率100%,篩查率約98.5%,確診苯丙酮尿癥67例、檢出率1:29967;確診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1153例,檢出率1:1741;檢出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55例,檢出率1:26730;G6PD篩查陽性70411例,篩查陽性率為4.45%;地中海貧血篩查陽性98446例,篩查陽性率約9.75%;遺傳代謝病串聯質譜篩查32.6萬余例,篩查率約50%,確診遺傳代謝病篩查患兒67例;先天性耳聾基因突變攜帶率約為3.35%。此外,臨床診療組設立遺傳代謝病專科門診,負責全市篩查陽性患兒的治療、隨訪與遺傳咨詢,對PKU、CH確診患兒提供免費藥物(治療奶粉除外)治療到三周歲。目前,中心業務總量與篩查病種數均穩居全省前列!
(七)東莞市病歷質量控制中心
東莞市病歷質量控制中心于2019年6月成立,辦公室設在東莞市婦幼保健院,負責加強全市醫療機構病歷管理,建立健全病案管理與質量控制體系。共有六十五名成員,設立病歷質量控制、護理記錄質量控制、首頁數據質量控制、編碼質量控制和電子病歷技術等五個專家組。
中心自成立以來,組織多場培訓,其中包括就按病種分值付費政策進行《住院病案首頁填寫規范》培訓,疾病與手術分類編碼培訓及疑難編碼研討沙龍暨病案編碼培訓班等等,反響熱烈,對東莞市醫療機構病案專業的規范化建設與管理,強化病案的質量控制,國家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和醫保DRG付費改革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配合廣東省醫療保障局、東莞市衛生健康局,對醫療機構的病案主要診斷、主要手術和操作的選擇及編碼進行督查。參與東莞市每年的病種分值庫的修訂工作,為東莞市病種分值庫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2020年,中心抽調多名病案質控、病案編碼人員積極參加支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定點醫院工作,為定點醫院病案質量把關,圓滿完成任務。
?
【重點科室】
產科是東莞市醫學重點專科,開放床位194張;擁有醫師34人,其中高級職稱9人,碩士研究生7人;年分娩量超過1萬2千人次,年門診量達20萬人次 。全市危重孕產婦救治網絡辦公室設于該科,負責指揮和協調全市危急重癥孕產婦的接診、會診和救治,每年救治危急重癥孕產婦460多例,搶救成功率99%。
婦科為東莞市醫學重點專科,以婦科腔鏡享譽全市,設有5套腹腔鏡及4套宮腔鏡設備,細分為婦科腫瘤、盆底功能障礙專科、普通婦科(陰式手術組)、生殖微創和婦科內分泌專科、免疫性流產專科等五個亞專科。開放床位108張,現有醫師38人,其中副高級、高級職稱16人,碩士生導師1人,碩士6人;年門診量突破15萬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6千多人次。
兒科擁有成熟的小兒神經、小兒危重癥、呼吸、消化、內分泌等專業隊伍,其中兒童重癥監護室和小兒神經專科均為東莞市醫學重點專科。共有醫生20多名,其中高級職稱近10人,開放床位159張,年門診量43萬人次。小兒神經專科配備國內**的數字化視頻腦電圖儀、24小時動態腦電圖儀、床邊重癥持續監測腦電圖儀、睡眠腦電分析儀和誘發電位儀等神經系統電生理檢查設備,在東莞地區處于領先地位。兒童重癥監護室(PICU)承擔了全院兒科危急重癥患兒的搶救治療和術后監護工作,并負責全市危重患兒的運轉工作,是東莞市重癥手足口病及兒童重癥甲流定點收治點。
新生兒科是東莞市臨床重點專科、廣東省危重新生兒護理搶救中心東莞分中心、廣東省新生兒專科護士和特殊專科培訓基地,并于2020年成功創建省級新生兒保健特色專科。開放床位80張,設置新生兒重癥監護室(NICU)、普通新生兒病房和隔離病房。2020年全年共搶救病人797人次,比去年增加27.5%,搶救成功率高達99.12%。開展從高危新生兒的產時監護到產后救治、先天性畸形的早期手術、常見遺傳代謝疾病篩查以及新生兒聽力、早產兒視網膜病篩查等系統、全方位的新生兒診斷、監護與治療,形成了具有較大優勢的技術特色。同時負責全市危重癥新生兒的轉運工作。
兒童保健科是全市兒童保健業務指導中心,亦是東莞市醫學重點專科,擁有醫護人員38名,其中碩士5名,高級職稱9人,主要開展兒童生長發育監測、早教、高危兒康復、新生兒疾病篩查四大工作,年門診量約13萬人次。其中,兒童心理專科門診是東莞市首家獲廣東省認證的心理衛生保健示范單位,年門診量22600多人次。
重癥醫學科2015年獨立開設重癥醫學科,引入東莞市重癥醫學分會主委擔任學科帶頭人,設置10張病床,配置各種先進的搶救設備,2020年收治患者1232人,搶救次數52次,特護小時數1556小時。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以治療兒童耳鼻咽喉疾病為主,共有醫生16名,其中高級職稱6人,開放床位53張,在小兒氣管、食管異物救治方面市內技術領先,享有盛名。年收治病人5200余人,門急診量達10萬人次,手術量超4000余人次。其中,OSAHS低溫等離子射頻溫控消融術得到省內、市內同行認可。2020年成立了全市首家睡眠醫學中心,開放檢查床位10張,每日可承擔10人次睡眠監測檢查或者無創呼吸機(APAP)治療。此外,東莞市新生兒聽力篩查診斷中心設于該科,負責全市新生兒聽力篩查業務指導,接診下級醫院轉診,對0-6歲疑有聽力障礙的兒童開展聽力診斷及干預。


第四部分 業務與服務
(一)全方位落實公共衛生服務,打造婦幼健康保障屏障體系
我院作為全市婦幼保健指導單位,始終圍繞全市婦幼衛生工作計劃,指導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醫療機構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以“一法兩規劃”為中心,以實施出生缺陷工程、母嬰安全工程為主要內容,以保健為中心,結合臨床,以保障婦女兒童健康為目的,對外積極開拓業務。
一是高質量開展全市免費婚前孕前健康檢查、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兩癌”篩查、母嬰阻斷、地貧防控、新生兒疾病篩查、唐氏及耳聾基因篩查等多個公共衛生項目,配備專職人員,點對點完成公共衛生服務。2019年全市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共完成8485對夫婦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完成產前檢測20萬余人次,診斷出嚴重致殘、致死和致愚胎兒300余例,其他異常胎兒1290余例;為112834人提供免費葉酸增補服務預防神經管缺陷,覆蓋率達91.33%;完成122539例新生兒疾病篩查,確診新生兒遺傳病3200余例;完成新生兒聽力篩查119724例,篩查率95.99%;;聽力診斷1315人次,給予聽力治療、干預400余人次,耳廓形態畸形無創矯正總人數203人次;全市進行地中海貧血篩查34417例,篩查率95.71%,有效阻斷重癥地貧發生,各項指標監控良好;全市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項目檢測率均為100%。各項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開展極有效提升婦幼健康素質,為母嬰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二是通過加強兒童、孕產婦的管理,提高婦幼人群健康管理水平。2020年,全市產婦早期建冊率為96.67%,產后訪視率為98.43%,孕產婦系統管理率為95.44%;全市新生兒訪視率為98.07%,7歲以下兒童保健覆蓋率為98.99%,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為93.81%。通過東莞市危重癥孕產婦、新生兒救治網絡體系的協調運作,大大降低孕產婦、新生兒死亡率,2020年全市孕產婦死亡率為3.82/10萬;達到小于15/10萬的指標要求;2020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2.54‰,嬰兒死亡率為1.88‰。
第五部分 科研教學
?
醫院近5年共獲得科研立項103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子課題1項,廳、省級15項,市級82項,獲科研經費486.7萬。發表國內外論文421篇,其中發表SCI論文38篇,核心期刊113篇;申請專利50項,獲發明專利授權2項,獲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3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4項。科研成果5項,其中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廣東醫學科技獎1項,創新東莞科學技術獎2項。2017年成功創建為南方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目前我院有廣東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6名,南方醫科大學、江西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各1名。
第六部分 疫情防控常態化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作為東莞市**的市屬三甲婦幼專科醫院,我院在與全國人民共克時艱中毅然前行,固守“兒童優先,母嬰安全”的初心和使命,全院上下一盤棋,眾志成城,全力以赴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母嬰安全。在堅決防控疫情的同時,我院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采取常態化的防控措施,積極恢復日常診療服務。
為了確保復工疫情不復燃,我院全力貫徹《廣東省醫療機構恢復日常診療服務防控新冠肺炎工作指引》,完善院內組織架構設置,建立復工制度規范,按照“七個一”的要求,做到了毫不松懈繼續加強防控,馬不停蹄恢復日常診療。
(一)成立防控專項工作組
我院專門成立恢復日常診療服務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組,院長擔任組長,下設督導小組、培訓小組、消毒小組,以最嚴格標準、最細致措施、最剛性要求落實崗位責任制,將控感防保科變更為感染管理科,升級其職責與疫情防控相匹配,并由感染管理科與義務、護理等多部門聯合,制定恢復正常醫療服務秩序方案和發生疫情后相關預案,全面落實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和患者新冠肺炎防控工作。
(二)盤點全院防護物資儲備
在衛健局的幫助下,醫院的防護口罩、隔離衣、防護服等都能很好的滿足臨床需要,經盤查,現在醫院每日消耗外科口罩2000個左右,防護口罩40個左右,隔離衣40余件,防護服2套。目前醫院有外科口罩30000多個,防護服200多件,隔離衣1000多件,防護口罩1000多個,其他防護物資也是充足的,完全滿足需求。
(三)醫院組織開展多次疫情防控相關知識的全員培訓
為確保所有到崗人員多疫情防控知識的掌握,我院多次開展全員培訓,培訓內容應包括有關政策要求、新冠肺炎診療和感染防控等知識,所有人員培訓后都安排考核,至2020年3月10日,所有人員考核全部合格。
(四)組織應急演練
醫院由應急安全科牽頭,組織所有病區、普通門診進行應急演練,做到了應對迅速,流程順暢。
(五)建立感控督導員隊伍
我院成立了一支經過相關培訓、疫情期間專職參與全院感染防控的監測與管理工作的感控督導員隊伍,該隊伍與控感員分開,單獨行使疫情期間感控職責,負責對院內主要診療場所的感染防控工作進行監督指導。
(六)進行全面的綜合評估
經過醫院各部門的集中匯報,領導小組全面綜合評估,我院已經具備全面恢復日常診療服務的能力,目前,醫院已經全方位提供醫療救治服、公共衛生服務。
第七部分 完善配套設施 提升服務能力
為了進一步提升醫院服務能力,醫院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醫院婦產中心大樓、停車樓、發熱門診大樓的項目規劃建設工作。項目總投資4.2億元。上述3個項目預計于2022年底全部完工投入使用。預計將增加醫療服務床位400余張,增加停車位近300個。發熱門診大樓的建設,布置滿足廣東省發熱門診的規范要求,按三區兩通道要求設置,交通組織清晰,避免醫患交叉,滿足預檢分診的要求,進一步提升醫院在疫情處理中的防控能力以及應對水平。
?

多年來,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全體醫務人員以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秉承“仁愛、奉獻、創新、進取”之院訓精神,竭誠為社會各界提供優質服務。展望未來,醫院將進一步朝著“患者信賴、同行認可、員工自豪、社會滿意”的目標不斷前進,為東莞地區醫療服務事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科研成果

新生兒科現有省級科研1項,市級科研2項,一項科研通過省級鑒定,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家級和省級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獲獎榮譽

1994愛嬰醫院、1996文明單位、1998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1998巾幗文明崗、2000巾幗文明示范崗、2001百家文明醫院、2001南粵女職工文明崗、2001先進單位、2002先進集體、2003先進單位、2008婚前醫學檢查定點單位、2008社保定點醫療機構。

相關藥企列表

更多>

相關醫院

專家推薦

  • 李秀蓮

    李秀蓮 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 盧秀英

    盧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癥及疑難雜癥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時華

    席時華 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眼底疾病及小兒弱視診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余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特別是對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青光眼、淚道疾病及眼外傷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陜西人。1985年畢業于新疆醫學院醫療系,學士學位。畢業后分配

  • 熱西提

    熱西提 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于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

推薦問答

孕婦可以采耳嗎?

孕婦在懷孕期間可以進行采耳,但需注意安全和衛生。采耳過程中應避免使用尖銳工具,以免造成耳道損傷。同時,采耳時應選擇專業的采耳師進行操作,以確保操作的專業性。孕婦在采耳時還應注意耳道清潔,避免耳道感染。此外,孕婦在懷孕期間應避免過度刺激耳部,以免影響胎兒健康。總之,孕婦在懷孕期間可以進行采耳,但需注意安全、衛生和適度。

服用左炔諾孕酮片后有何反應?

服用左炔諾孕酮片后,患者可能會出現一些輕微的不良反應,如頭痛、乳房脹痛、惡心、嘔吐、月經不規律等。這些癥狀通常是暫時性的,大多數情況下會在幾天內自行消失。如果癥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需要注意的是,左炔諾孕酮片作為緊急避孕藥物,其效果并非100%,且頻繁使用可能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因此,建議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并采取其他有效的避孕措施。

紫薯含糖量高嗎?

紫薯,學名為甘薯屬植物,其含糖量相對較低。紫薯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為淀粉,其含量大約在15%至20%之間,遠低于普通白薯的25%至30%。此外,紫薯中還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纖維,有助于減緩糖分在體內的吸收速度。因此,對于糖尿病患者或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來說,適量食用紫薯是一個較好的選擇。然而,紫薯中的碳水化合物仍然需要計入日常飲食的總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中,以確保血糖控制得當。

腳臭會傳染嗎?

腳臭本身并不會傳染,它主要是由于腳部出汗過多、細菌滋生以及不良的衛生習慣等因素引起的。然而,如果腳臭是由于某些真菌感染,如足癬(俗稱“香港腳”),則存在傳染的可能性。足癬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膚感染,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或共用鞋襪等物品傳播。因此,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與他人共用鞋襪等個人物品,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真菌的風險。

MCV正常值是多少?

平均紅細胞體積(MCV)是衡量紅細胞大小的指標,對于評估個體的血液狀況具有重要意義。正常值范圍因實驗室和檢測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通常成人的MCV正常值范圍在80至100立方微米(fl)之間。這一范圍有助于醫生識別貧血類型,如微細胞性貧血、巨細胞性貧血或正常細胞性貧血。MCV的測定對于診斷和治療血液疾病至關重要,因為它可以提供關于紅細胞發育和功能的有用信息。

腸胃炎患者能否食用香蕉?

腸胃炎患者在病情穩定期可以適量食用香蕉。香蕉含有豐富的鉀元素,有助于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同時香蕉中的膳食纖維有助于腸道蠕動,促進消化。然而,患者在急性期或腹瀉嚴重時,應避免食用香蕉,因為香蕉中的糖分可能加重腸道負擔。此外,香蕉屬于寒性食物,體質偏寒的腸胃炎患者應謹慎食用。總之,腸胃炎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自身病情和體質,適量食用香蕉。

查看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蝴蝶中文综合娱乐网2 | 久久久无码AV精品亚洲A片软件 | 亚洲蜜芽在线观看精品一区 | 处女座历史名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 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费看 | 羞羞影院午夜男女爽爽免费 | 色情内射少妇兽交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国产 | 无人区日本电影在线观看高清 |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午夜福利主线路 | 国产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色人阁综合 | 金发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 国内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 俄罗斯美女z0z0z0在线 | 最近的2019中文字幕国语完整版 | 成人久久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偷抇久久精品A片蜜臀A | 99精品福利视频 | 久久re热在线视频精69 | 老师洗澡让我吃她胸的视频 | 蜜臀AV久久国产午夜福利软件 | 好大好硬好湿再深一点网站 | 在线观看视频国产 | 九九久久国产精品大片 | 色偷偷亚洲天堂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在线 | 免费看亚洲 | 么么哒日本影院 |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日本 | 久久影院中文字幕 |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免费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潮喷动漫 |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5580免费午夜福利院 | 恋夜秀场支持安卓版全部视频国产 | 肉动漫3D卡通无修在线播放 | 辣文肉高h粗暴 | 久久草香蕉频线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