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陶縣人民醫院始建于1954年,是阿克陶縣唯一一所縣級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擔負著全縣21萬人民群眾的醫療保健任務,同時承擔著社會急救、賑災等工作任務,服務半徑達100公里。 阿克陶縣人民醫院坐落于阿克陶縣文化路和南大街的交叉路口,北靠文化路,西接南大街,東邊毗鄰縣文化廣場、縣文化中心,南接縣疾控中心、縣檢察院,居民密集,交通便利。醫院占地面積23600平方米,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擁有外科大樓、內科大樓、急診暨檢驗中心樓、傳染科樓,目前,建筑面積9600平米的門診綜合樓已破土動工,年內完成主體工程,預計2013年投入使用。醫院目前核定床位290張,實際開放床位400張。全院現有職工405人(正式職工231人,聘用職工174人),是一個由漢、維吾爾、柯爾克孜、回、塔吉克、烏孜別克等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此外,另有江西省援疆醫生9人,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下鄉援助醫師5人。正式職工中專業技術人員218人,其中正高職稱1人,副高職稱15人,中級職稱36人。醫院專科分類齊全,目前設有急診科、普外科、骨外科、感染科、婦產科、兒科、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門診部、手麻科等10個臨床科室,放射科、功能科、檢驗科、理療室、病理科、胃鏡室、藥劑科、院感辦等8個醫技科室。醫院擁有6間層流手術室,其中百級手術室1間。 阿克陶縣人民醫院有著光榮的歷史,1994年被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評為建州40周年大慶先進集體,2000年被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榮譽稱號,1997年9月被衛生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聯合授予“愛嬰醫院”稱號,2001年被自治區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評為“自治區衛生紅旗單位”,2003年5月被自治州人民政府評為“愛心助殘先進集體”,2006年被自治州婦聯授予“自治州級巾幗文明示范崗”榮譽稱號,2008年被自治州綠化委員會授予“花園式單位”榮譽稱號,1996年、1999年、2002年、2005年、2008年、2011年連續6屆被評為自治區級“精神文明單位”,是阿克陶縣迄今為止保持這一榮譽稱號時間最長的單位。 60年的沐風櫛雨,60載 的春華秋實,如今的阿克陶縣人民醫院在克州三縣一市縣級醫療機構中名列前茅,已經成為阿克陶縣一所技術力量雄厚,集醫療急救、教學、預防保健于一體的綜合 性醫院;是新疆醫科大學、巴州衛校、喀什地區衛校、克州衛校的教學培訓基地;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腫瘤醫院、解放軍第十二醫院、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喀什 地區第二人民醫院、克州人民醫院的協作醫院,是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北京軍區261醫院的對口援建醫院;是阿克陶縣鄉村醫師繼續教育教學培訓基地。 各 級領導對阿克陶縣人民醫院給予了親切的關懷。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胡家燕,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鐵力瓦爾地·阿不都熱西提,自治區衛生廳黨組書記 殷玉林,自治區衛生廳廳長買買提·亞森及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各級領導多次來醫院視察工作。領導們的關愛和扶持,如春風細雨般滋潤著這片生命 的綠洲。 西部大開發和對口援疆的春風為阿克陶縣人民醫院的快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近年來,阿克陶縣人民醫院堅持“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辦院宗旨,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醫院發展揭開了新的篇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08年至今,醫院先后購置了奧林巴斯電子胃鏡、數字化DR機、全自動凝血/纖容分析儀、16排螺旋CT、全自動五分類血球分析儀、腹腔鏡、多功能麻醉機、C型臂X光機、彩超以及其它一些高科技設備50余臺(套),為醫院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較好的物質平臺。 葉茂于根,水深于源。為全面提升醫院的整體實力,阿克陶縣人民醫院實施“綜合建院、重點建科”發展戰略,努力打造在全州享有良好知名度和技術優勢的臨床重點特色專科。近年來,各臨床科室引進新技術、新項目40余項,能開展肌皮瓣轉移術、骨關節瓣移植術、腹膜后腫瘤切除術、以及泌尿、腫瘤、婦科等各科較高難度手術。尤其是骨外科,專業實力在克州三縣一市名列前茅,多項技術達到自治州內先進水平,該科多次邀請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等上級醫院專家前來協助指導手術,得到了他們高度的評價,為醫院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別名:
- 克孜勒蘇州阿克陶縣人民醫院
- 電話:
- 0908-5721633(院辦)
- 地址: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陶縣南大街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