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始建于1958年,經過55年的發展建設,已成為內蒙古自治區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
?
醫院現開放床位1808張,年門急診量135萬人次,年出院人數75568人次,年完成住院手術25269臺例。全院在職職工3129人,其中正高級職稱300人,副高級職稱364人。目前具有博士學歷衛生技術人員117人,碩士生學歷衛生技術人員62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
?
醫院現有36個臨床科室,15個醫技科室,44個病區。擁有神經外科學、普通外科、蒙醫科3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呼吸內科學、普通外科學、胸外科學、婦科學、耳鼻咽喉科學、麻醉學6個自治區臨床醫學領先學科;消化內科學、神經外科學、產科學、兒科學、放射腫瘤學、醫學影像學、臨床檢驗學7個自治區臨床醫學重點學科和1個自治區基礎醫學和預防醫學重點實驗室、以及自治區首家“分子與功能影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醫院掛牌成立。2009年我院掛牌成為內蒙古醫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2013年內蒙古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在我院成立并揭牌。
?
醫院是內蒙古自治區臨床醫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涵蓋二級學科18個。醫院現有博士生導師4名,碩士生導師140名。2013年錄取碩士研究生138人,完成答辯及學位申請的研究生127人。醫院承擔著我院臨床醫學、麻醉醫學、醫學影像學、口腔醫學等專業本科、研究生的學生管理、教學任務。第一臨床醫學院(我院)對管理學生工作十分重視,定期開展學風講座、畢業生模擬面試課堂等活動,目前管理學生2300名。每年接受區內外進修人員近300余人。
?
2011-2013年,醫院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3項和其他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10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13余項,醫學會科研成果56余項,發表中華系列文章115余篇,SCI收錄文章62篇,總數位居內蒙古自治區衛生系統首位。
?
醫院目前擁有PET/CT、128排CT、64排CT、3.0T核磁共振、C型臂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ECT機、全數字化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系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先進設備,在質量和數量上均屬區內領先。與農業銀行合作開發了門診“銀醫一卡通”項目已正式啟用,緩解了門診窗口的壓力。醫院設有外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外科實驗室、干細胞臨床應用實驗室、新藥臨床機構辦公室等國內一流的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為醫院研究人員進行醫學科學研究提供良好的平臺。
?
醫院近年制定出臺《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特聘教授實施細則(試行)》、《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學科帶頭人管理辦法(試行)》、《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客座教授聘任辦法(試行)》等,聘請有特長的知名專家作為特聘教授,來院進行業務和科研指導,目前全院共聘特聘教授10名。
?
醫院不斷加強國內、國際間交流,定期派出專業人員到國內外學習深造,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院講學,先后與美國、日本、蒙古、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技術合作交流與人才培養協議。
?
近年來,醫院先后與區內12個盟市的一百多個旗、縣、區二級醫院組成了以技術協作為主,松散型的“附屬醫院醫院集團”。截止目前,醫院集團成員已達110家,并建立了“遠程醫療會診網絡”。2008年,我院對二連浩特市醫院進行托管,成立了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二連浩特分院,運行以來,醫院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有了新的提高。新門診病房綜合樓按照計劃要求及施工進度進行建設,現已進入內裝修階段,確保大樓按期投入使用。
?
目前,醫院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精醫厚德、福澤民眾”的院訓精神,正在為建設成自治區布置合理、學科特色鮮明、醫療質量過硬、部分專業技術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自治區區域醫療中心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