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第八醫院建院于1958年,是一所三級綜合性醫院。1996年通過等級醫院評審獲得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稱號;2001年被確立為包頭醫學院第四附屬醫院,承擔包頭醫學院教學實習任務。2004年7月,從呼和浩特鐵路局整體分離劃歸包頭市政府管理;2009年11月更名為包頭市第八醫院,同時保留包頭市鐵路醫院作為醫院第二名稱,2017年通過等級醫院評審獲得三級醫院稱號。
醫院占地面積4.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近2.3萬平方米。編制病床位315張,經過醫院持續不斷的建設與發展,實際設置床位已經達到601張。
醫院現有職工833人,在編職工560人。其中碩士研究生學歷 18人,大學本科學歷397人。高級職稱108人,中級職稱158人。
醫院設有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老年病科、腎病學科、神經外科、普外科、心胸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婦科、產科、兒科、新生兒科、眼科、康復科、麻醉科、重癥醫學科、肛腸科等20個臨床科室,以及ICU、CCU、RICU、NCU等重癥監護病房;醫院開設有門診、急診科室20個;設有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超聲科、藥劑科、病理科、供應室、手術室等醫技輔助科室7個、健康體檢科1個;醫院開辦分布在市三區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6個,包頭醫學院校醫院1個,正在籌建包頭市北梁棚改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醫院擁有德國西門子Force開源CT、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高場超導二代光纖1.5T磁共振儀、大型C型臂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西門子40層螺旋CT機、西部地區首臺奧林巴斯最新3D腹腔鏡手術及電子胃腸內窺鏡系統、美國科醫人鈥激光碎石系統、GE飛天DR專用攝片機、島津多功能DR造影系統、飛利浦四維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氣電解質分析儀、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骨科手術C型臂機、纖維支氣管鏡、關節鏡、人工心肺機、CCU監護中心站、32導電生理儀、運動平板、胎兒監護系統、血液透析機、醫用高壓氧艙等大型醫用設備50余臺套,以及動脈硬化檢測儀、可視化乳腺檢查系統、骨密度測量儀及XSC-3000超倍生物顯微系統、精神壓力測定、法國鷹演全身多功能掃描儀等高端健康管理設備。
醫院承擔著包頭市駐區及呼和浩特鐵路局駐包職工、家屬的醫療、預防、康復、保健任務。同時承擔著對內蒙古醫科大學、包頭醫學院、包頭衛校教學基地學生和進修人員的教學任務。是包頭市城鎮及呼和浩特鐵路局職工、居民、生育、工傷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包頭市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市級定點醫院、包頭市“120”指揮中心院前急救分站、包頭市道路交通事故“綠色通道”醫院、包頭市全科醫師培訓基地、中國醫師協會神經損傷培訓基地、白求恩醫學專家委員會臨床基地。
醫院是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天津環湖醫院(腦系科中心醫院)神經外科、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復興醫院婦產醫學、北京腫瘤醫院微創治療中心、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泌尿外科、解放軍301總醫院醫學影像學科等醫院的技術協作單位。
目前,醫院開展的神經外科創傷及顱腦腫瘤手術治療、普外科、泌尿外科、婦科常規手術及3D腹腔鏡微創手術、心內科常規及介入治療、人工髖關節及膝關節置換術、高齡患者骨科手術、麻醉醫學及無痛舒適化診斷治療等項目,均為自治區和包頭市先進水平;兒科心身及發育障礙疾病、新生兒疾病、外科綜合創傷救治、無痛群體性事故及突發衛生事件應急搶救等達到了包頭市的先進水平。
社區衛生服務是醫院重點傾力打造的亮點。院屬沼潭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青山區幸三社區衛生服務站做為自治區、包頭市的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的樣板,接待了各地、各級有關部門的參觀學習。沼潭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被評為首批“自治區甲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2013年全國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榮譽稱號,幸三社區衛生服務站榮獲自治區“2012年群眾滿意的醫療衛生機構”稱號。
近年來,醫院被授予“自治區文明單位標兵”、“自治區文明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包頭市文明單位”、“百姓口碑最佳醫院”、“優質服務醫院”、“A級誠信品牌單位”和全國“愛嬰醫院”、包頭市對口扶貧工作先進單位、紅十字優秀團體會員單位、“健康包頭行動”先進集體、包頭市急救工作先進單位、包頭市社區衛生服務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醫院連續三年獲得“鹿城百姓最滿意綜合醫院品牌”。
醫院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讓“老百姓滿意的平價醫院”為目標,全面落實各項醫改政策,著力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進患者就醫環境;同時科學整合醫療資源,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加強科研創新水平,規劃建設特色專科,真正關注普通平民老百姓的醫療診治、身心健康需求。經過不懈努力,醫院在社會公益、健康教育、衛生應急與對口幫扶、精神文明建設、平安建設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績,較快的完成了管理體制、服務意識的轉變,呈現出欣欣向榮、穩步發展的新局面,為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貢獻力量,為鹿城百姓的心身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