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人民醫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是瑞安地區規模最大的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是浙江省衛生廳核準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采取“一院兩區”模式(即萬松院區、瑞祥院區)兩個院區專業互補、行政一體,兩院區齊頭并進,共同打造浙南閩北醫療教學、科研、臨床中心,成為瑞安乃至溫州的醫療品牌。醫院目前開放床位2008張,共設臨床專業學科47個,病區54個,擁有35間潔凈手術間和功能齊全的重癥監護中心。瑞祥院區逐步開啟創建感染(肝病)中心、骨科中心、腦科中心、腎內透析中心、腫瘤治療中心,口腔醫學中心。2019年醫院業務總收入達23.3億元,門急診總診療人次417.15萬人次,住院病人11.31萬人次,住院手術3.9萬例,承擔著瑞安市160多萬人口及周邊平陽、蒼南、文成、泰順等地區的部分病員的醫療保健任務。
醫院現有在崗職工3004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449人,中級職稱604人,具有博、碩士學位231人,兼職教授27人,兼職副教授20人;省千人計劃特聘專家1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養對象”2人,浙江省醫壇新秀3人,溫州市551人才工程培養對象24人,為本地區衛生系統人才數量、人才質量之最。
醫院堅持“科研興院”方針,近幾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加強科研工作。醫院國家級、省部級課題立項數、SCI論文發表數穩步升高。2013年-2017年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浙江省公益計劃項目1項,浙江省醫藥衛生科技計劃項目16項。發表論文1194 篇,其中SCI論文125篇。第五輪溫州市“311”工程申報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老年醫學學科群、介入醫學學科群、神經病學和眼科分別成為溫州市的重點學科群和重點學科建設單位,婦幼分院的圍產醫學成為溫州市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同時,瑞安市人民醫院也是浙江首批卒中中心醫院之一,成為中國卒中中心聯盟成員。2017年瑞安市人民醫院作為溫州地區唯一試點單位,認真落實省衛計委有關醫共體建設試點工作精神與要求,與全市20個醫療衛生單位簽署醫共體建設協議,扎實開展各項建設工作,在促進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以及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等方面初見成效。
醫院還加強國內國際交流與合作,成立了與付小兵院士合作的院士專家工作站,與美國露易斯威爾大學糖尿病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了中美糖尿病研究所等,有力地提高了瑞安市人民醫院技術與科研水平,使瑞安市人民醫院的部分學科發展躋身本地區乃至浙江省先進行列。
醫院目前擁有浙江省重點學科:燒傷科;浙江省的縣級龍頭學科:骨科和感染科;溫州市重點學科:內分泌科、骨科、介入科、眼科、感染科、神經內科、甲乳外科(原腫瘤外科)、腫瘤放化療科、消化內科、神經外科;溫州市重點學科群: 骨與關節疾病診療學科群、腫瘤綜合防治學科群、老年醫學學科群、介入醫學學科群。以燒傷科為主體的創傷學科成立首個院士專家工作站。醫院120急救中心設在瑞安市人民醫院,構建完善了快捷、高效的急救體系。此外,瑞安市醫療質控中心亦設在醫院,承擔本地區醫療質量監控任務。
醫院堅持“技術立院”,掌握了一大批學科高精尖技術,在本區域乃至省內具有較高的影響力。脊柱外科年開展脊柱脊髓手術500余例,關節外科年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量達600多例,名列全省前茅;胃腸外科已成熟開展腹腔鏡下的胃、腸腫瘤根治術,大大提高了胃腸癌生存率;肝膽外科開展了半肝或擴大半肝切除術、膽囊癌或肝門部膽管癌根治術等先進技術,開展腹腔鏡下的各類肝膽微創手術;消化內鏡中心開展多種復雜內鏡治療技術,每年胃腸鏡檢查量約40000余例,內鏡下治療近3000例;碎石科從1999年至今,碎石治療5萬余例,居全國之首,且碎石病例的疑難復雜程度、碎石的成功率以及碎石新技術的運用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介入科開展介入新技術42項,如腦血管栓塞術、各類動脈支架置入術、主動脈夾層及主動脈瘤支架隔絕術等,均處于省內領先水平。燒傷科是國內最早且常規開展脫細胞真皮支架與自體皮復合移植的植皮技術和MeeK植皮技術單位之一,在特重度燒傷合并多功能臟器衰竭的救治方面居國內先進水平。
醫院現代化診療設備較為齊全,擁有多排螺旋CT、磁共振成像儀(MRI)、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直線加速器、腫瘤治療系統、醫用碎石機、全自動生化及血細胞分析儀、骨密度測定儀、彩色B超和各種內窺鏡等國內外先進儀器,為臨床診斷治療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
醫院奉行“慈、博、緣”的院訓,重視兩個文明建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促進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近年來,醫院先后榮獲“全國醫藥衛生先進集體”、“浙江省文明單位”、“浙江省衛生科教工作先進集體”“浙江省紅十字先進工作單位”、“浙江省衛生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2015年醫院順利通過JCI認證,2014-2017年連續四年蟬聯全國縣級醫院綜合競爭力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