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創建于1919年,是浙江省首批通過三甲醫院評審的四家綜合性醫院之一,醫療服務輻射浙南閩北贛東3000萬人口。2017年,醫院的綜合實力和科技影響力排名均為浙江省綜合性醫院前三,分別位列“中國頂級醫院100強”排行榜第66位和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綜合)第79名。此外,共有24個學科入圍全國學科科技影響力百強。
醫院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曾培養造就了我國著名眼科專家、“對數視力表”和“五分記錄法”發明人、國家《標準對數視力表》起草人繆天榮教授,與編著我國腹部外科領域較早專著并影響一代外科醫生的錢禮教授等一批醫學名家。目前,在崗職工5935人,其中高級職稱647人、碩士生導師205人、博士生導師23人。擁有浙江省特級專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各級各類人才工程入選者426人次。
醫院現有南白象、公園路、城西(計劃于2020年投用)三個院區,總占地面積560余畝,總建筑面積近48萬平方米,開放床位4100張。南白象院區二期——占地約65畝的“溫州生命健康醫學研究創新中心”項目正在立項中,將打造成為區域醫學創新大中心。
醫院學科設置齊全,整體綜合實力突出。其中,胰腺危重病診治、心血管介入、造血干細胞移植、生殖醫學、呼吸系統疾病診治、急診醫學、大器官移植等多個領域在國內頗具影響力。醫院的年門急診量和開放床位數居浙江省第一。
2017年,年門急診量達441.39萬人次,出院病人16.36萬人次,開展手術8.53萬臺次,其中四、特類手術占比為51.19%。擁有PET-CT、320排CT、容積調強直線加速器、3.0T MRI、SPECT、手術導航、回旋加速器以及生化免疫流水線、基因測序儀、質譜儀等一大批高精尖設備,為醫教研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醫院與溫州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信息與工程學院實行院校合一、一體化運作管理機制,現有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專業博士點,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及5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已形成本科、碩士、博士、留學生、畢業后教育全方位、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臨床醫學專業是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國家特色專業和浙江省重點專業、浙江省優勢專業。現有在校本科生近3000人、研究生近千人、辦學規模在溫州醫科大學二級學院中居于首位。醫院也是首批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首批全科醫師規范化培養基地、國家專科醫師培訓試點基地(呼吸與危重癥醫學、普通外科學、重癥醫學),在培學員近650人。
科研工作不斷取得突破。近2年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項,其中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獲國家科技部項目首席、課題負責各1項、國家自然基金64項。發表SCI論文834篇,平均影響因子2.923分。現有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學科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2個、浙江省一流學科1個、浙江省高校重點學科7個、浙江省醫學重點學科12個、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專)科5個、浙江省重點實驗室3個、浙江省重點工程中心1個、廳局級重點實驗室9個。2018年,在英國Nature出版集團發布的“自然指數排行榜”(醫療機構)上位列全國第66位。
醫院積極承擔公立大醫院的社會責任。全面托管文成縣人民醫院、永嘉縣中醫院、玉環縣人民醫院、樂清市第三人民醫院等4家醫院,專科托管泰順縣人民醫院和泰順縣中醫院,并與貴州省荔波縣人民醫院建立了對口支援關系。開展多項慈善救助項目,在重大突發事件的醫療救援任務和援外、援疆、援川、援貴的任務執行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信息化建設走在國內醫院前列,獲“亞洲醫院管理金獎”,自主研發的系統已向全國20余家醫院輸出,服務流程優化模式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多家中央媒體集中報道。
醫院堅持民主管理人文關懷,高度注重提升職工幸福感,設立職工服務中心,并建有職工足球場、籃球場、健身房、乒乓球場、瑜伽室、音樂工作室,開辦暑期職工子女托管班,在2017年度中國醫療機構最佳雇主評選中榮獲薪酬福利十強。
近年來,榮獲全國人文愛心醫院、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杰出青年文明號、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崗、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省級醫院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浙江省文明單位等榮譽。
新時代發展理念:傳承、創新、轉型、突破發展路徑:以學科建設為抓手,醫教研一體化發展核心目標:打造群眾滿意、職工滿意、政府滿意的三滿意醫院
醫院愿景:創建國家區域醫學中心、高水平醫科大學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