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始建于1950年,是一所集醫療、急救、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為國家愛嬰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國家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基地、山東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泰山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培訓基地、山東大學研究生實踐基地。
醫院占地總面積108畝,建筑面積21.1萬平方米,開設床位1600張,年門急診量172萬人次,出院病人7.2萬人次,住院手術2.7萬臺次,2011年業務總收入突破7.66億元。目前,已形成跨行政區域的醫療中心,服務半徑擴至微山、山亭、鄒城、平邑和棗莊市等部分區縣,服務半徑達100公里,覆蓋人口300萬人。近年來,醫院按照“五化”目標建設現代化品牌醫院。
一、人才引培“高學歷化”。
截至目前,醫院擁有高級職稱人才308人,其中正高級職稱的54人,副高級職稱的254人;擁有碩博研究生409人,其中博士生4人,碩士生405人。2001年,醫院被評審為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2006年開設了泰山醫學院碩士生培訓基地,已招錄本院本科生在讀碩士53人,已畢業35人;2012年6月,開設山東大學博士班,已錄取50人攻讀博士;開設了山東大學研究生實踐基地,第一批10人在醫院開展實踐活動。
二、學科建設“項目化”。
醫院現有48個臨床專業科室,27個醫技、藥劑科室,其中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著名專科2個;棗莊市名優學科3個,棗莊市重點學科(專業)11個;省級專業學會主委、副主委6人,棗莊市專業學會主委7人,棗莊市學科帶頭人11人,棗莊市“十大名醫”4人,濟寧醫學院兼職教授53人、碩士生導師2人,泰山醫學院碩士生導師7人。近兩年,醫院加大了對外合作引進技術的力度,建起了“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滕州協作中心”,填補了本地區不能開展心臟手術的空白;建起了“北京友誼消化內鏡協作中心”,形成魯南地區規模最大、設備最尖端、技術領先的內鏡中心;建起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培訓基地”,“北京大學航天中心醫院代謝病治療滕州協作中心”等。近幾年,醫院年均完成科研30余項,開展新技術、新項目60余項,發表國家級論文100余篇,發表SCI文章2篇。
三、醫療設備“現代化”。
近三年,醫院設備完成了全面更新換代,各類檢查、檢驗、影像、超聲設備均達到國內最高端水平。擁有西門子雙源、128、64、16層螺旋CT,瓦里安IGRT醫科達直線加速器,西門子3.0T、GE1.5T磁共振,菲利普大板、小板DSA,準分子激光、全數字化乳腺機、全數字化胃腸機、全自動化分析儀等大型設備34臺(件),擁有電子胃鏡、電子腸鏡、電子喉鏡、膠囊內鏡、胸腔鏡、腹腔鏡、關節鏡等中小型設備1817臺(件),合計總價值4.2億元;手術設備總價值達到5300萬元,重癥監護室(ICU)設備總價值達到2500萬元。醫院實現了中央空調、中心制氧、中心吸引、中心監控、物流傳輸和就診“一卡通”等系統的高智能化。
四、住院條件“賓館化”。
近四年來,醫院完成了新建外科系大樓4.3萬㎡、連廊大樓1.7萬㎡、后勤樓0.37萬㎡,共新建面積6.37萬㎡;完成老病房樓改造2.1萬㎡、原北關小學教學樓改造0.34萬㎡、門診樓改造1.1萬㎡,共改造面積3.54萬㎡;完成在建內科系大樓面積7.1萬㎡。這些新建、改造和在建總面積達到17.01萬㎡,均按照環境優雅、布局科學、冷熱水配套、衛生間獨立等賓館化要求建設。內科系大樓啟用后,將增加高標準賓館式床位950張,居家式保健療養床位120張。同步建設地下停車場、病員餐廳、職工餐廳,地面綠化、亮化、美化,提高住院人員的舒適度和滿意度。屆時,醫院開放總床位可達到2500張,服務能力再增加一倍。
五、管理服務“人文化”。
醫護人員牢固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視病人為親人,一次就醫終身為友。醫院設立慈善助醫分會,開展“慈善一日捐”活動。三年來,醫院共籌集“慈善助醫”基金371萬元,已累計救助困難職工、貧困患者418人,白血病患者11人,透析患者25人,腦癱患兒25人,免費治療白內障患者621人,先心病患者50人。創辦了《善國善醫》報,免費向社會、在病房向患者發放,傳播健康科普知識。完善醫院信息化系統,實行電子病歷、就診“一卡通”、門診預約掛號等便民服務,開通住院病人回訪中心。今年適應醫改新形勢,建立了政務中心社區門診和新興社區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