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北京協和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癥診治指導中心,最早承擔高干保健和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也是高等醫學教育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國家 級
浙江溫州醫院排行榜排名靠前的醫院有 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溫州市中醫院、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
【展開】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成立于1998年,2009年經省衛生廳批準增掛“浙江省眼科醫院”,設有溫州總院、杭州院區、之江院區等三個院區,是目前浙江省唯一一家三級甲等眼科專科醫院。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醫院形成了集醫療、教學、科研、產業、公益、推廣為一體的眼視光體系。
【醫療服務】
醫療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2018年醫院門診量85.2萬人次,開展手術近6萬例。醫院專科齊全,目前共設19個臨床亞專科及6個臨床診療中心,其中視光學專科、眼鼻相關專科、屈光手術專科、角膜病專科等在國內乃至國際都有著較大的影響力。醫院積極響應新醫改要求,創新性地推出眼全科門診、疑難眼病聯合門診、名醫專家團隊診療模式等,給群眾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牽頭組建全國眼視光聯盟,首批加入了18個省市、自治區近2000家單位;啟動眼視光遠程診療平臺,建立服務基層和西部地區遠程轉診服務;牽頭組建浙江省眼視光專科聯盟和醫療聯合體,吸納聯盟單位69家、醫聯體單位3家。在臨床診斷、遠程醫療、學科共建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全力推進眼視光醫療事業發展。創新“中國眼谷——溫州眼視光國際創新綜合體”模式,推進眼視光產業生態建設、產業升級和區位聚集,打造眼健康領域“硅谷”,目前有11家企業入駐。2009年獲評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
率先在全國開展“眼視光醫院集團”的探索與建設,2018年10月正式成立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院集團,進一步加快對外推廣和國際化進程。目前,除溫州總院外,已在海南(博鰲)、上海、蘇州、杭州、寧波、臺州、紹興、麗水等地建立11家分院。
【教育教學】
首創眼視光醫學專業,將經典眼科學和現代視光學有機整合,被國際學術界譽為眼視光醫學高等教育的“中國溫州模式”。醫院與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院實施一體化管理,致力于眼視光醫學高等教育的發展和眼視光醫學專業高級人才的培養。啟動“中國眼視光教育資源計劃”,全力推動中國眼視光教育發展。目前擁有從三年制、四年制、五年制、5+3一體化、碩博士研究生到中美合作培養博士項目(MS/OD)、繼續醫學教育等多層次、多種類,全方位、國際化的高等教育體系。先后主持編寫眼視光學系列“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等國家級規劃教材52本;先后獲得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精品課程、國家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國家級規劃教材等國家級教學建設項目;“眼視光學院教師團隊”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009獲評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先后三次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001年、2009年、2018年)。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衛生部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全國首批眼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浙江省第一批新模式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
【科學研究】
醫院位列中國醫學科學院的“2018年中國醫院科技量值(原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評價排行榜)”科技產出位居全國眼科第一,綜合排名全國眼科前二。在2018年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排行榜中,繼續位居全國醫療機構眼科第一,在全國所有醫院的生命科學大類文章中居第14位。作為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層次最高、最早開展視覺科學研究的機構之一,發明的對數視力表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并被確定為國家強制性標準(GB-11533-89)。目前擁有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育部眼視光行業產業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科技部再生醫學與神經遺傳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教育部近視防控與診治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衛生健康委視光學研究中心、國家衛生健康委視覺科學研究重點實驗室、國家藥物臨床試驗中心等國家省部級平臺。獲國家重點研發項目、“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單位)、“863”課題、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衛生部衛生行業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榮獲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2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1項,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1項,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談家楨生命科學獎臨床醫學獎1項,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浙江省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等重大科研成果獎。《Eye and Vision》英文期刊入選SCIE數據庫。
醫院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建有“眼視光GCP研究平臺”。積極開展與臨床、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科技研究和成果轉化,自主創新研制“準分子激光屈光治療設備”等科技產品獲CFDA產品注冊證書,關鍵指標居國際領先。8項眼視光醫療器械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入選2016年國家科技計劃重點科技成果轉化推廣名單。共建共管的中科院溫州生物材料與工程研究所,已逐步成為溫州市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技術平臺和人才高地。
【人才隊伍】
醫院積極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眼科精準醫療創新引智基地” “生物材料與臨床轉化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入選地方高校“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團隊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等。14人次入選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學組組長或組員,是國內入選中華眼科學會學組成員最多、涉及組別最廣的眼科專科醫院。入選國家“千人計劃”創新創業人才7人、外專千人2人,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3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青獲得者2人等國家級、省部級各類人才項目120余人次。
【公益慈善】
積極推進公益慈善和防盲治盲工作。近視防控與診治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落戶我院,省教育廳依托我院建設浙江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指導中心,我院積極響應國家關于近視防控的號召,發起“近視科學防控”博鰲宣言。十多年來,我院開展了“特奧光明行”“愛心溫州·慈善啟明”“明眸工程”“川藏青光明工程”“校園視覺關愛”“浙北光明行”、溫醫大-樂清“雙下沉 兩提升”醫聯體共建及眼病早期干預科技惠民項目、兒童盲及低視力救助等公益項目,足跡遍布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為100余萬人開展免費的眼睛檢查和治療。其中“明眸工程”是由民盟中央牽頭協調,在各組織、單位及愛心人士的支持下,我院具體實施的一項防盲治盲公益項目,旨在幫助中西部貧困地區眼病患者重見光明,提高中西部貧困地區醫療機構眼視光診療水平;“川藏青光明工程”從2012年起每年到川藏青高原腹地為當地藏族群眾開展眼病篩查等醫療項目,為我國高海拔地區缺乏醫療資源的群眾送去健康和光明。2018-2019年,承擔“非洲光明行”國際合作任務。醫院先后獲評“十一五”全國殘疾人康復工作先進集體、“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貢獻社會服務優秀成果”“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全國特奧工作先進單位”、第七屆“中華慈善獎”、“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等榮譽。
醫院致力于提供集眼病預防、診療、康復和眼保健的全程、全面、優質的醫療服務理念,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扎實的作風,圍繞學院、醫院“十三五”規劃目標,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用勤奮和智慧,為打造國際一流水平的眼視光學科體系不懈努力。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北京協和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癥診治指導中心,最早承擔高干保健和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也是高等醫學教育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國家 級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錦江萬里橋頭的華西壩,有一座聞名遐邇的醫學城,她就是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追溯歷史,華西醫院起源于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基督教會1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 ?一、歷史沿革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前身是中國協和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1953年10月,總后方勤務部衛生部決定將“中國協和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改為“軍委直屬機關醫院”。1954年7月,總后方勤務部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屬事業單位,是復旦大學附屬綜合性教學醫院。醫院開業于1937年,是中國人創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綜合性醫院之一,隸屬于國立上海醫學院,為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瑞金醫院建于1907年,原名廣慈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有著百年的深厚底蘊。醫院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萬平方米,核定床位1893張(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癥及疑難雜癥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余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陜西人。1985年畢業于新疆醫學院醫療系,學士學位。畢業后分配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于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