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北京協和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癥診治指導中心,最早承擔高干保健和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也是高等醫學教育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國家 級
安徽合肥醫院排行榜排名靠前的醫院有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安徽省立醫院、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 安徽省精神衛生中心、 武警安徽省總隊醫院、
【展開】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是安徽省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教學醫院,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急救為一體,為安徽省緊急醫療救治基地。醫院前身為上海東南醫學院附屬東南醫院,創辦于1926年。1949年內遷至安徽懷遠縣,1952年遷至合肥市。1993年成為衛生部首批三級甲等醫院。醫院連續四年入圍中國最佳醫院80強排行榜,在中國醫學科學院《2014年度中國醫院影響力綜合排行榜》上名列第46位,位居安徽省首位。
目前,醫院開放床位2825張,設臨床科室41個,醫技科室19個,臨床教研室26個。年門診量超300萬人次,年住院病人超12萬人次,年手術4.45萬臺次,年教學工作量約1.7萬學時,年接收實習生、進修醫生1000余人。
醫院是臨床醫學一級學科科學和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臨床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碩士學位點覆蓋所有的臨床科室。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8個,安徽省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15個。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級共建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醫院擁有“疑難重癥皮膚病協同創新中心”、“神經精神疾病與心理健康協同創新中心”省級協同創新平臺,學科綜合實力位列全球前1%。
醫院擁有博士生導師51人,副高職稱以上專家700余人,博士和在讀博士200余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120人,擔任省級以上醫學學術團體負責人60多人,有6人入選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6人被國家人事部、衛生部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一人入選安徽省首批“外專百人計劃”,一人獲 “國家萬人計劃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新當選為中國醫師協會男科醫師分會副會長,省廳以上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骨干教師100余人,首屆“江淮名醫”15人,人才實力位居安徽省醫療機構第一。
醫院堅持科教興院戰略,銀屑病的遺傳學研究和紅斑狼瘡基因研究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同種異體肝臟移植、自體干細胞移植、異體干細胞移植、異體腎臟移植、體外循環、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心腦血管介入治療、胸腔鏡和腹腔鏡微創手術、輔助生殖技術、小兒腦癱治療等專業技術水平處國內先進水平。在中西醫結合治療大面積燒傷、微粒皮移植、眼角膜移植、人工晶體植入術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處省內領先地位。目前,醫院擁有安徽省首臺手術機器人、PET-CT、3.0磁共振、寶石能譜CT、復合手術室、3D腹腔鏡等先進診療設備,醫療技術整體實力位居全省前列。
醫院高度重視醫學人才培養工作。醫院是國家衛計委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衛計委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基地、國家衛計委腹膜透析培訓示范中心、臨床藥師培訓基地、腦卒中篩查培訓基地、四級婦科內鏡手術培訓基地等。臨床醫學獲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省級教學團隊2個,4人獲安徽省教育名師獎。醫院每年承擔國家級和省級繼續教育項目60余項,每年培訓近萬人,為基層醫院人才培養做出了積極貢獻。醫院充分發揮國家衛計委遠程醫學會診系統項目,與16個偏遠縣醫院實現互聯互通,方便基層群眾共享省級優質醫療資源。
近年來,醫院承擔國家863計劃和973計劃、國家科技惠民計劃、國家萬人計劃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課題250余項,獲省部級以上獎項55余項,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連續兩年獲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安徽省科技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數十項。每年發表學術論文130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33余篇,主編和參編國家級規劃教材30余部。
醫院主辦5種國內外公開發行雜志:《肝膽外科雜志》、《臨床骨科雜志》、《臨床眼科雜志》、《臨床護理雜志》、《臨床肺科雜志》。醫院與美國、荷蘭、德國、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科學研究機構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關系。
醫院近年來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援外先進集體、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巾幗建功標兵”、全國城市醫院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前身為合肥基督醫院,始建于1898年,歷經風雨洗禮,已發展成為一所設備先進、專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急救為一體的省級大型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目前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安徽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雙重管理。
醫院由總院(院本部)、南區(安徽省腦科醫院和安徽省心血管醫院)、西區(安徽省腫瘤醫院)、感染病院(合肥市傳染病醫院)和微創醫學中心組成,正在建設老年醫學康復中心和北城醫院。目前總占地面積(含規劃面積)1158畝,總建成面積68.65萬平方米,總在建面積(不含規劃建筑面積)51.43萬平方米。總編制床位2200張,開放床位5450張,設有61個臨床醫技科室。2017年門急診總量368.4萬人次,出院19.35萬人次,手術8.8萬臺次。在安徽省2017年省屬公立三甲醫院醫療質量安全督查中排名第一。2009年始組建“區域醫療中心協同醫療戰略網”,迄今已與省內外69家縣市醫院建立戰略協同關系。全面托管潁上縣、長豐縣人民醫院建立省縣醫療共同體,托管包河區望湖城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建立社區醫療共同體。
醫院現有在職職工6347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5690人,包括高級職稱788人、博士231人。全職引進歐洲移植協會主席Nashan教授,共有國家衛生計生委“有突出貢獻專家”2人,國務院及省政府津貼專家108人次,安徽省“百人計劃”和“外專百人計劃”各1人,“江淮名醫”34人次、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36人及后備人選31人,安徽省衛生系統青年領軍人才25人,一級主任醫師24人,特聘專家15人(其中“千人計劃”人選4人,“青年千人計劃”1人)。醫院現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6個,省“十二五”臨床重點專科17個及培育專科9個;安徽省“115”產業創新團隊5支;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臨床醫學院;是天津醫科大學博士生聯合培養點、山東大學安徽省醫學研究生培養基地、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皖南醫學院教學醫院、東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轉化研究中心與教學基地、合肥工業大學數字醫療衛生技術研究共建基地,河南新鄉醫學院碩士生聯合教學基地。有碩士和博士生帶教點53個,博士生和碩士生導師245人。擁有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科室34個,首批全國神經外科、心血管病學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衛計委四級婦科內鏡手術培訓基地,安徽省首批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安徽省首個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與考官培訓基地、安徽省首批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安徽省首批全科醫師師資培訓基地,安徽省首家腦膠質瘤診療中心、美國心臟協會心血管急救培訓基地。具備國家干細胞臨床研究機構資質和風濕、內分泌、呼吸、中醫腫瘤等15個專業國家藥物臨床試驗資格。
醫院堅持科教興院。著力實施“科研攀登計劃”,以醫藥衛生領域前沿技術和重大疾病為主題,加大臨床前研究和臨床應用研究,著力打造臨床研究中心,建立生物樣本庫、轉化醫學平臺和臨床科研大數據平臺。現有省級研究所3個、省級醫療質量控制中心2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共建“腫瘤免疫治療研究中心”和“腦資源與腦疾病聯合研究中心”。近十年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897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0項;87項科技成果通過鑒定和登記,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78項,其中一等獎2項;合計發表科技論文8094篇,其中SCI論文603篇;主編專著10余部;主辦《立體定向和功能性神經外科》、《中國臨床保健雜志》、《臨床輸血與檢驗》、《實用防盲技術》等專業雜志。
醫院大力開展技術創新,重點扶持移植技術、微創技術、介入技術、危急重癥救治技術、細胞移植和治療技術等關鍵技術在多個學科篷勃開展。引進世界頂尖腫瘤放療設備TOMO。急危重癥救治、活體腎移植、胰膽管鏡技術,婦產科微創技術,老年病學科營養腫瘤研究處于省內一流地位。顱內動脈支架取栓術日臻成熟,腦血管介入治療水平達國內先進水平,癲癇及帕金森氏病外科治療等功能神經外科保持全國領先。心血管內科CRT技術例數自2011年至今連續位列全國第一。親屬間跨血型活體腎移植位居全國第一,活體腎移植位居全國第三、肺移植位居全國第九。臍帶血干細胞移植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南區位列全國腦血管病百強醫院37位、安徽首位。醫院入圍國家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儲備庫2項,每項最多獲國家資金扶持1.5億元。
經過全院職工辛勤努力,醫院發展碩果累累。先后獲“全國文明單位” “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醫院管理年活動先進單位”、“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百佳醫院”、“全國醫院醫保管理先進單位”、“全國2010改革創新醫院”、“第三屆全國醫院(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等70余項集體榮譽,100多人次獲“中國醫師獎”、“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個人”等國家級、省級榮譽稱號。
2017年8月正式揭牌全國首家智慧醫院—“安徽省立智慧醫院(人工智能輔助診療中心)”,2017年12月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揭開了醫院發展的新紀元。
? ? ?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非營利性、三級甲等規模的現代化綜合性教學醫院。醫院于2008年開診,2013年率先在安徽省按照原衛生部部頒標準通過國家三級醫院等級評審。2017年初,醫院以高分通過JCI(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醫療機構評審聯合委員會國際部)評審,成為安徽省首家獲得JCI認證、全國第十家以學術型醫學中心醫院通過JCI評審的大型公立醫院。
? ? ? ?近年來,醫院先后榮獲了“全國衛生先進單位”、“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和“全國城市醫院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同時,因在醫療服務創新方面做出突出成績,被國家衛計委評為“改善醫療服務創新醫院”,成為安徽省**獲此殊榮的省級三甲醫院。
? ? ? ?醫院位于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和政務文化新區交匯處,占地190.68畝,總建筑面積281668平方米,目前開放床位2200余張。院內以連廊及科學的流線設計將醫用、人流、物流科學分開,配以現代醫用凈化空調、全面集成數字化信息系統、完善的生活休閑服務設施和大面積休閑綠地,共同構筑了一座花園式、人性化的大型醫院。隨著醫院的穩健發展,門急診、住院人數等業務指標迅速攀升。
? ? ? ?醫院堅持人才強院、科教興院戰略,實行積極引進和培養使用相結合的方針,建立了一支戰斗力強、潛力大的醫療、教學、科研和管理人才隊伍。截至2018年10月,醫院在崗21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280余人,博士學歷121人,碩士學歷632人,博士生導師2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省政府特殊津貼3人,國家衛生計生突貢中青年專家1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14人,“江淮名醫”7人,皖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皖江學者2人,省衛生系統青年領軍人才9人。省級以上學術團體主委及副主委118人。
? ? ? ?醫院學科齊全,綜合診療水平高,目前共開設了30余個臨床科室和10余個醫技科室,有腫瘤科、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骨科、腎內科、血液內科、兒科7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醫院為挖掘內在潛力,重點培育發展,著力實施“建名科、樹名醫”戰略,加大對學科建設的投入和扶持力度,2015年確定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腎臟內科、康復運動醫學科、骨科、泌尿外科、檢驗科、眼科和放射科8個院級重點發展專科。醫院以這些重點學科為依托,整合資源,協調發展,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學科建設方向。
? ? ? ?在科研工作方面,醫院進一步明確質量立院,科教興院,人才強院的發展道路。醫院擁有規范化的中心實驗室和標本庫,為臨床科研提供了堅實的平臺支撐。在醫院決策層的積極倡導和大力支持,以及科研工作人員的帶動下,醫院共有4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編或參編學術著作6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2860篇,其中SCI收錄期刊論文379篇、**影響因子高達36.37分,中文核心期刊論文702篇。
? ? ? ?作為安徽醫科大學直屬附屬教學醫院,醫院教學師資充足,設施齊全,建有占地約1000平方米的臨床教學技能培訓中心和教研室用房,是美國心臟協會(AHA)心血管急救培訓中心、安徽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承辦國家級繼教項目121項,省級繼教項目114項,參加總人數超36000人次,承擔大學理論課26654學時,接收實習生3133人次,畢業各類研究生544人,招錄國家補助規培醫師540人。醫院注重醫學生基本技能理論和實際操作的培訓,2016年代表安徽醫科大學獲得第八屆大學生臨床技能大賽華東賽區一等獎及全國總決賽一等獎。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的前身是中國人民志愿軍中南第十兵站醫院,經過數代二院人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醫院占地面積200多畝、建筑面積13.5萬平方米、擁有兩個院區和一個急救醫學中心、1600張床位,職工2000余人,開放床位1600張,配備1.5T、3.0T核磁共振儀、64排CT機、大型C臂DSA系統、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系統、系列纖維內窺鏡、新型高壓氧倉、鈥激光、體外沖擊波碎石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全進口人工心肺機等10萬元以上先進儀器近200多臺,設有66個臨床醫技科室和治療中心,其中兩個省級重點學科,七個市級重點學科,11個碩士學位授予點。醫院多次獲得“國家愛嬰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四臨床學院”、“三級甲等醫院”、“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合肥醫院”、省市誠信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醫院的技術力量和科研水平節節攀升。
醫院始終堅持“科技興院”的辦院方針,制定配套獎勵制度、落實經費保障、促進科研發展,近20年來,共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近40項,主編、參編醫學專著40余本,發表學術論文近2000篇。內分泌科開展的“基于社區的糖尿病中醫藥干預及推廣應用研究”獲批2011年度國家中醫藥局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資助,實現了醫院國家級課題零的突破。
? ? ? ? 安徽省精神衛生中心(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安徽合肥市精神病醫院)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黃山路316號,地處人文薈萃的蜀山區,中國科技大學、安徽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等高等學府環繞周邊。醫院占地面積近8萬平方米,建院于1953年,前身為安徽省立精神病醫院。
? ? ? ? 1992年,經安徽省衛生廳批準,醫院增設“安徽省精神衛生防治中心”,承擔全省精神疾病的預防、治療、康復、教學、科研等工作,擔負指導全省精神衛生工作的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重任。1996年經安徽省衛生廳批準為三級精神專科醫院。2002年,成為安徽醫科大學精神衛生臨床學院。2017年,醫院成為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心理醫院、安徽省精神衛生專業質控中心,牽頭成立安徽省第一精神衛生專科聯盟和安徽省精神醫學科研聯盟。醫院同時系中華醫學會安徽省分會精神病學分會掛靠單位、安徽省護理學會精神科護理專業委員會主委單位、安徽省戒毒康復研究會副主委單位、安徽省精神疾病司法鑒定單位、安徽醫科大學臨床心理學專業碩士生培養單位、國家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基地(精神科)、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機構與人員注冊系統安徽督導點等;合肥市精神衛生防治中心、合肥市心理危機干預中心、合肥市睡眠醫學研究中心、合肥市酒精成癮醫學研究中心掛靠我院。
? ? ? ? 醫院是合肥市衛計委管屬的三級精神專科醫院。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司法鑒定、心理咨詢、指導基層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公立精神專科醫院。現有職工800余人,年門診量20多萬。醫院分為門診綜合樓、科教樓、精神衛生樓、心理保健中心、心理康復樓和后勤保障樓六個區域,總床位數達到1280張。
? ? ? ? 目前醫院開設16個臨床病區,其中封閉式管理病區9個,設有物質依賴科、早期干預科、情感障礙科等亞專科,主要收治各種重性精神障礙、酒精藥物依賴、軀體疾病伴發的精神障礙等患者;開放式管理病區7個,設有老年心理科(2個病區)、兒童青少年心理科(2個病區)、神經癥科(2個病區)、睡眠障礙科等亞專科。醫院門診開放診室近20個,包括精神科門診、老年心理門診、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睡眠障礙門診、焦慮抑郁障礙門診、物質依賴門診、早期干預門診、情感障礙門診等特色門診,并單獨設置急診。
? ? ? ? 醫院精神科是安徽省“十三五”優先發展的醫學重點專科,神經癥科、兒童青少年心理科、睡眠障礙科是合肥市第五周期臨床醫學重點專科,老年心理科、情感障礙科是合肥市第五周期臨床醫學特色專科。醫院建有重性精神疾病研究室、臨床藥理研究室、基因檢測實驗室、認知心理研究室、酒精成癮醫學研究中心、睡眠醫學研究中心等。
? ? ? ? 心理咨詢治療中心開展心理咨詢、各類心理測量和精神分析治療、認知治療、行為治療、森田治療、家庭治療、兒童感覺統合訓練、生物反饋治療、音樂治療、沙盤治療等多種心理治療。
? ? ? ? 醫院司法鑒定科是全省**的精神醫學司法鑒定中心,也是省城**具有精神、智能方面司法鑒定資質的鑒定機構。現有執業司法鑒定人資質人員24名,年鑒定案例數約1500例,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法院采信率達100%。
? ? ? ? 近年來,醫院在“開放、包容、奉獻、創新”的管理理念指導下,以新思維引領精神專科醫院管理創新,出臺了一系列改革發展新舉措,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果,醫療管理、科研創新、服務質量、就診環境、院容院貌、硬件設施、信息化建設、對外交流、文化建設等全面提升,醫院各項工作呈現出蓬勃向上的發展勢頭,在全國學術平臺上頻頻展示風采,醫院的綜合實力和影響力大幅提升。2015-2017年,醫院連續三年榮登復旦大學中國**醫院排行榜區域專科聲譽榜榜單,位居華東區前五。
武警安徽省總隊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部隊三級甲等醫院。 醫院前身為解放軍696野戰醫院,組建于1962年7月,先后駐防過浙江麗水、江蘇阜寧、安徽巢湖,1982年改編為武警安徽省總隊醫院,同年從巢湖搬至合肥。1998年被武警部隊評為首批三級甲等醫院。曾出色完成東南沿海備戰、唐山抗震救災、對越自衛反擊戰、抗洪搶險、處置突發事件等急、難、險、重任務。 醫院分南北兩區,北區位于合肥市長豐路78號;南區成立于2004年,駐合肥市金寨路276號(稻香樓賓館對面),南北兩區共占地面積8.2萬平方米。醫院設置臨床一級專業科室16個,二級專業科室19個,醫技科室16個,展開床位1000張。現有教授8人,副教授6人,碩士研究生導師6人,是武警后勤學院臨床教學醫院和安徽中醫藥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獨立承擔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省高校博士后課題、武警部隊及安徽省衛生廳科研課題十余項。省、市城鎮職工居民醫保和省新農合定點醫療單位。 醫院集合了全國武警部隊腹腔鏡外科、腎臟病治療、麻醉與疼痛三個醫學專科中心;安徽省衛生廳重點專科普外科、特色專科泌尿外科和腎內科、重點培育專科心胸外科和康復醫學科。微創技術是醫院的特色項目,自1992開展安徽省首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至今已經累計開展各類腔鏡手術15萬余例,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功能設施齊全的ICU面積達1500平方米,為全省規模最大。醫院擁有武警部隊和安徽省內最大的高壓氧艙,3.0T磁共振、128排螺旋CT、PET-CT、進口腹腔鏡、數字化胃腸機、數字化X線機〔DR〕、數字減影機〔DSA〕、椎間盤鏡、呼吸機、腹部和心臟彩色B超、四維彩色B超、消化內鏡、纖維支氣管鏡、纖維膽道鏡、關節鏡、輸尿管鏡、經皮腎鏡、超聲刀、手術能量平臺、超導凝固刀、前列腺氣化電切儀、氣壓彈道碎石機、鈥激光、人工腎機、多功能麻醉機、直線加速器等大、中型醫療儀器設備1000余臺〔套〕,總價值近2億元。 醫院先后被評為全國、省、市擁政愛民先進單位,全國部門造林綠化400佳單位,國家級愛嬰醫院,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先進單位;全軍環境保護先進單位,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計劃生育先進單位;全軍和安徽省醫學會“十一五”先進醫院,抗擊“非典”先進單位。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北京協和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癥診治指導中心,最早承擔高干保健和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也是高等醫學教育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國家 級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錦江萬里橋頭的華西壩,有一座聞名遐邇的醫學城,她就是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追溯歷史,華西醫院起源于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基督教會1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 ?一、歷史沿革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前身是中國協和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1953年10月,總后方勤務部衛生部決定將“中國協和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改為“軍委直屬機關醫院”。1954年7月,總后方勤務部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屬事業單位,是復旦大學附屬綜合性教學醫院。醫院開業于1937年,是中國人創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綜合性醫院之一,隸屬于國立上海醫學院,為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瑞金醫院建于1907年,原名廣慈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有著百年的深厚底蘊。醫院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萬平方米,核定床位1893張(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癥及疑難雜癥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余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陜西人。1985年畢業于新疆醫學院醫療系,學士學位。畢業后分配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于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