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北京協和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癥診治指導中心,最早承擔高干保健和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也是高等醫學教育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國家 級
四川南充醫院排行榜排名靠前的醫院有 南充市中心醫院、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 閬中市人民醫院、 儀隴縣人民醫院、 南部縣人民醫院、 蓬安縣人民醫院、 營山縣人民醫院、 高坪區中醫醫院、 順慶區人民醫院、 蓬安縣中醫醫院、
【展開】南充市中心醫院(原川北醫院、南充地區人民醫院)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原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張瀾先生和北京大學教授梁漱溟先生于1937年創建。經過70余年發展壯大,已建成集醫療、急救、科研教學、康復保健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全國地(市)級首家“衛生部臨床藥師培訓基地”、國際愛嬰醫院、中國載人航天飛船著陸系統后支醫院、美國微笑列車唇腭裂免費修復慈善項目合作定點醫院、汶川大地震傷員救治醫院,并躋身全國500家大型醫院、四川省十佳醫院窗口示范單位;是川北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第三軍醫大學、瀘州醫學院教學醫院。南充市腫瘤防治中心,南充市急救中心、南充市傳染病醫院設在本院。
2008年10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榮譽稱號。
醫院占地200余畝,除順慶本部外,在嘉陵區建有腫瘤中心、傳染病醫院,在高坪區建有小龍分院,2007年承建了新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病床750張,開放床位1200余張。臨床一、二級科室41個,醫技科室20個,其中重點學科5個(省重點專科3個),優勢學科、特色專科18個,ICU、CCU、NICU各1個。年門診量達50萬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萬人次。
醫院擁有職工1667人,其中醫療技術人員1400人;擁有高級職稱專家276人,其中主任醫師(教授)60人,副主任醫師(副教授)216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有282人(其中博士、博士后11人,碩士86人)。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9人,省級優秀專家1人,省、市名中醫7人,南充市拔尖人才11人,市(廳)級學術技術帶頭人12人。
數十人擔任全國、省級專委會職務;其中,院黨委書記、院長李光明博士任四川省放射腫瘤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副院長彭海濤教授任四川省燒傷整形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在地市級醫院中是首位擔此重任的專家),藥劑科曾友志教授任四川省藥學會臨床藥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醫院擁有價值2億多元的高新技術設備900余臺(套),如世界一流的美國GE 16排螺旋CT、西門子螺旋CT、GE磁共振儀(1.5T)、以色列飛頓美容激光光子工作站、數字化雙探頭ECT系統、鉬鈀乳腺X光機、ADVANTX LCV+大型C臂X光心血管造影機,優斯特拉HL20體外循環系統、菲利浦IE33多功能實時三維彩超、1000MA數字遙控X光機、日本日立7600-01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拓能X刀、醫用直線加速器等。
醫院相繼成功開展了法洛氏四聯征、三尖瓣下移畸形、升主動脈瘤帶瓣血管移植術及主動脈瓣、二尖瓣置換術等復雜心血管外科手術。同時還成功開展了肝移植術、無血切肝、燈鉤導引小切口膽囊切除術、腎臟移植術、脾部分切除和自體脾移植、斷肢再植、頸動脈瘤和腹主動脈瘤切除術、各種顱內腫瘤切除術、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的硬化劑治療、X刀治療垂體腫瘤、介入放射、介入超聲的臨床應用和研究等高新技術項目和高難度手術300多項,許多項目在川北,乃至四川為首家開展,不少項目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醫院與北京阜外醫院聯合成立的心血管疾病治療中心,投資3000萬元,全省一流,為四川、重慶及周邊省市的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就近享受北京阜外醫院高水平服務提供了方便。
由李光明院長任主編、醫院主辦的、經國家科技部、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西部醫學》期刊,是國家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醫院在全國各級醫學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307篇,取得省市科研成果108項,其中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0項,市(廳)級科技進步獎74項,獲國家專利13項,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2項,省科技廳青年基金資助課題2項。
南充,千年綢都,朱德故里,三國文化發祥地,連接成渝經濟圈的節點城市,一個有著豐厚底蘊的川東北經濟文化重鎮。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就座落在南充這個嘉陵江畔的魅力之城。
醫院始建于1974年,現在是川東北醫療、教學、科研相結合的省級醫學中心、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四川省優秀附屬醫院、四川省文明服務示范窗口單位,兩度被國家人事部、衛生部、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稱號,兩度被省人事廳、衛生廳、省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四川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稱號。醫院占地面積282畝,建筑面積368984.88平方米,其中老區占地面積50畝,老區建筑面積74729.32平方米;現編制床位2500張,其中老區開放床位1647張。2013年門診、急診病人123萬人次,出院病人6.5萬人次,年手術2.7萬臺次,醫療輻射人口3000多萬,約50%病人來源于該市外。
該院現有在崗人員2616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030人,護士1046人,正、副教授等高級職稱專家374人,中級職稱512人,初級職稱1395人,醫學博士60人,碩士280人,出國留學歸國人員46人次,博士、碩士生導師70人,省及省衛生系統學術技術帶頭人18人,后備人才43人,省醫學會和省醫師協會副會長1人,省各醫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42人,各醫學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和青年委員24人。該院現設一級臨床學科35個,醫技科室7個,行政后勤科室22個,是一所科室設置齊全、有較強實力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學科建設重視臨床學科建設,堅持創建“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發展格局。該院現有1個國家臨床重點建設專科(肛腸科)、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中醫肛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內科學(〕、7個省級醫學重點學科(醫學影像學、風濕免疫學、臨床檢驗診斷學、普通外科學、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麻醉學、)和3個省級醫學重點建設學科(腫瘤學,泌尿外科學,心血管內科學、),形成了以心胸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婦產科,骨科等優勢學科為主體的專業技術團隊,建成了四川省風濕病治療中心和全國首批衛生部內鏡診療專業技術培訓基地,新近成立了肝膽胰腸研究所、神經疾病研究所和肛腸疾病研究所,進一步加強了學科建設和平臺建設的優勢地位。
技術水平隨著醫院綜合實力的提高,近三年新開展了腹腔鏡復雜肝葉切除術、腹腔鏡全胃或全大腸切除術、擴大胰-十二指腸切除術、Bentall手術、雙極射頻消融改良迷宮手術等國內、省內先進醫療技術項目,共計47項,樹立了在川東北地區的中心地位。
科研水平隨著學科建設的不斷深化,科技工作的重點地位也進一步落實。近5年來,醫院獲得國家級科研項目2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資助項目15項,另有省部級項目24項,教育廳項目60項,衛生廳項目94項,市科技局項目39項;在中華系列醫學雜志上發表論文209余篇,SCI收錄80篇,Nature上發表1篇;榮獲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10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7項,榮獲四川省醫學科技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7項,榮獲四川省醫學科技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
臨床教學承擔了川北醫學院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學、護理學、口腔學、麻醉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臨床醫學婦產科專業、臨床醫學耳鼻喉專業、眼視光等專業1萬余名本科、專科學生的主要臨床教學任務。同時,醫學影像與核醫學、臨床內科學已獨立招收碩士研究生。
社會責任在處置非典、禽流感、三聚氰胺問題奶粉和甲型H1N1型流感等重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抗震救災、災后援建、支醫扶貧、定點幫扶、醫療急救等方面中,醫院始終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勇挑重擔、沖鋒在前,發揮了川東北地區醫學技術中心的主力軍作用,受到老百姓和當地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好評。
城閬中位于四川東北部,嘉陵江中上游,交通便利,是國家5A級景區、“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古城山環四面,水繞三方,融山、水、城于一體,素有“閬苑仙境”、“嘉陵第一江山”之美譽。
閬中市人民醫院始建于1895年,前身為英國傳教士創辦的教會醫院。從建院至今一直堅持“妙手蓮心,仁德濟世” 的辦院宗旨,在繼承發揚傳統中不斷探索創新。歷經120年的風雨春秋,憑借幾代人的奮力拼搏,目前已發展成為我市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于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醫院規模全市領先,占地面積200畝,建筑面積12.4萬平方米,編制床位1212張。截至2016年2月,共有在崗職工1391人,衛生技術人員1097人,其中高級職稱108人、中級職稱206人。
醫院科室設置齊全,共設有33個臨床、醫技科室,18個管理科室,各亞專科發展良好,附設殘疾人康復中心及健康體檢中心。獨特的愛心服務隊及訪視中心受到患者及業內人士一致好評。
醫院設備配備先進,擁有德國西門子1.5T磁共振、128排64層螺旋C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DSA)、高能直線加速器(LA)、鈥激光、數字成像系統(DR)、全數字X光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離子手術系統、眼科超聲乳化儀、血液透析機等各型萬元以上醫療設備476臺(套),100萬元以上設備13臺(套),設備總價值近億元。能獨立開展心臟永久性起搏器植入、食管支架植入、全髖膝關節置換、頸段食管癌切除、眼眶內腫瘤切除、喉癌全喉切除術等高難度技術項目。
醫院醫療技術先進,其技術水平在川東北地區享有盛譽。2014年,醫院門急診接納就診50萬人次,完成住院治療4萬人次,完成住院手術1.2萬臺次,床位使用率99%。轉診率8%,基本實現了“大病不出縣”的目標。
醫院注意科研教育,近三年來先后獲得省、市級科技成果獎60余項,參加了“氯吡格雷和倍他樂克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的國際合作研究。每年撰寫學術論文200多篇,在省級以上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90余篇,參加省內外學術活動及專業培訓年均100余人次。
醫院服務質量上乘,全體員工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使醫院朝著人性化、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精心化方向發展。先后榮獲“四川省衛生廳先進集體”、“四川省縣級醫院管理優秀獎”、“四川省衛生先進單位”、“四川省整體護理先進集體”、“數字化醫院”、“南充市人才工作示范單位”、全市“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等多項省、市級榮譽稱號。
醫院管理規范科學,近幾年來,醫院以“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為契機,創新流程再造和信息化建設,有效地促進了醫院快速發展。
為此,閬中市人民醫院的全體員工誠邀志同道合的學科、學術帶頭人、醫療、教學和科研骨干加入我們的團隊,秉承醫院悠久的歷史文化,以三級綜合醫院為起點,共創明日之輝煌。
儀隴縣,位于四川省東北部美麗的嘉陵江畔,有“中國氣都”的美譽,是開國元帥朱德總司令、為人民服務的典范張思德同志的誕生地。這里既是鐘靈毓秀、人杰地靈的“德儀之鄉”,又是川北大木偶藝術、“三鄉文化”的發源地,也是環境優雅、風光秀麗的宜居之地,目前全縣人口112萬。
儀隴縣人民醫院始建于1946年,是全縣唯一集醫療、教學、康復、保健為一體的國家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遠程教學與遠程會診定點醫院及定點幫扶醫院、川北醫學院教學醫院和達州職業技術學院教學實習醫院、中國宮頸癌防治工程定點醫院。醫院先后被評為中國健康扶貧工程先進集體、省級文明單位、四川省二級(★★)數字化醫院、省級園林模范單位、市級醫療保險服務先進單位。
醫院現有金城和新政兩個院區,相距51公里,占地面積近百畝。醫院編制床位990張,現有在崗人員851人。其中,高級技術職稱68人,中級技術職稱138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22人。醫院科室及亞專業設置齊全。全院擁有西門子1.5T超導核磁共振、西門子螺旋CT、1000 mA光機、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彩超、鈥激光、等離子氣化電切鏡、碎石機、電子胃鏡、腸鏡、腹腔鏡、血液透析機、腫瘤射頻治療及放射性粒子植入系統、介入熱化療、體腔灌注機等大中型設備。目前已常規開展:冠脈介入,放射非血管介入,腫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血液透析,顱內腫瘤切除,食道癌切除,肝葉切除,胰十二指腸切除,腹腔鏡下雙鏡聯合膽總管切開取石,腹腔鏡下胃、結腸、直腸腫瘤切除,頸椎前路手術,脊柱胸段、腰段前后路手術,經皮腎鏡,膀胱癌根治性全切,腹腔鏡下廣泛子宮切除+盆腔淋巴結清掃+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腹腔鏡下子宮內膜癌根治等技術。擁有現代化的中央空調病房和一流的層流與凈化手術室。醫院承擔全縣112萬人口及鄰近縣市50余萬人口的常見病、多發病及部分疑難病的診治任務,年門診30余萬人次,年住院病人3萬余人次,年完成各種大中手術9000余臺次,年帶教進修實習生200余名。
醫院有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放射影像科五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年發表專業學術論文50余篇。
全院職工一直秉承“崇德修身,精業濟世”的院訓,勵精圖治,與時俱進,以爭創人民滿意醫院為目標,力爭把醫院打造成為市內最好、省內一流的全國優質縣級醫院。
南部縣人民醫院始建于1941年7月19日,1956年5月17日,正式更名為南部縣人民醫院,其后分別于1998年、2001年被評審為國家二級乙等綜合醫院、二級甲等綜合醫院,2013年初通過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復評。2016年被評為國家三級乙等綜合醫院。目前是國際愛嬰醫院、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及南充市中心醫院各自主導的醫療集團成員單位、川大華西醫院和解放軍301醫院、北京安貞醫院、北大第一醫院、上海華山醫院、中山醫院等遠程會診與遠程教學點、重慶醫科大學兒童醫院定點指導醫院、川北醫學院及成都醫學院教學實習醫院、國家級科研課題承辦或參與單位、省級文明單位、國家衛計委納入全國“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第一階段500家縣醫院”醫院。
醫院現有四川省重點建設專科8個、南充市重點專科5個、南充市重點建設專科10個。2013年被省衛計委、省人社廳聯合表彰為全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在2015年度全國百姓放心患者滿意優質服務品牌創建活動中,被中國醫院管理協會和中國醫院發展研究會授予“全國優質服務百佳醫院”。2016年先后獲得全國醫院后勤管理創新先進單位,省衛計委授予全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省縣級醫院管理優秀獎。
醫院占地面積38667㎡,建筑面積40180㎡,業務用房面積32807㎡,編制床位600張,現開放床位797張。正積極推進整體遷建項目工作。項目建設現已征地193畝,已進行總體規劃,預計3-5年建成1200張住院床位的綜合性醫院。
醫院科室設置齊全,有行政職能科室26個,臨床、醫技科室35個。截止2016年12月底有在職職工1019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851人,正高職稱人員8人,副高職稱85人,中級職稱172人,初級職稱484人,未聘人員104人;衛生技術人員830人,其他專業技術人員21人。
醫院現有GE1.5T磁共振,64排128層GE螺旋CT、GE6000型DR,瓦里安直線加速器、平版數字化血管造影機、中央監護系統、動態血壓、動態心電監測系統,大二郎神、菲利浦IU22等品牌彩超,血氣分析儀、羅氏P模塊及日立等品牌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冰凍切片機、日本富士胃腸鏡、血透治療機、胸腔鏡、超聲彈道碎石系統、纖支鏡、中心供氧設備、鉬靶乳腺X光數字機、肌電圖機、經顱多譜勒、呼吸機、120急救車、健康體檢車等大中型先進設備348臺件。
按照國家衛計委印發《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的要求,醫院臨床各科能完成縣醫院所有基本標準要求的內容及大部分推薦標準要求的內容,如心內科能開展“心血管造影術(冠脈)”、“冠狀動脈成形術與支架植入術”、“心臟永久性起搏術”;呼吸內科能開展“纖支鏡活檢術”、“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內分泌科能開展“甲狀腺穿刺活檢術”;腫瘤內科能開展“腔內灌注化療”、“微波熱療”、“腫瘤射頻消融術”、“放射性離子植入術”、“PICC置管術”;消化內科能開展“膽道鏡檢查取石、活檢術”、“經皮經肝膽道造影和引流術”、“食管靜脈曲張套扎或硬化劑治療術”、“食道狹窄擴張術,支架置放術”;神經內科2016年初加入了中國卒中中心聯盟;普外科能開展“腹腔鏡下膽道探查術”、“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膽囊癌根治術”、“肝部份切除術”、“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骨外科能開展“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及翻修術、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神經外科能開展“腦膠質瘤切除術”;泌尿外科能開展“腎癌根治術”、“膀胱全切手術”、“復雜尿道疾病手術”、“復雜腎結石手術”、“各類腔道泌尿外科手術”;胸心外科能開展“縱膈腫瘤切除術”、“食管癌根治術”、“肺減容術”、“胸腔鏡微創手術”、“頸及胸上段食管癌切除術”、“復雜食管癌切除術”;眼科能開展國內最先進的“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及人工晶體植入術”、“眼底熒光血管照影和眼后節激光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手術”等;婦科能完成“腹腔鏡診斷與經腹腔鏡手術”、“內膜癌根治術”、“盆底手術及盆底修補術”;產科能完成“分娩期高危兒處理”、“多胎妊娠的處理”、“妊娠合并內、外科并發癥的診治”;傳染科能開展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各種重型肝炎。
醫院近年發表論文482篇,開展新業務項目103項。有3項國家級科研課題:衛生部醫藥衛生科技發展中心:“細胞DNA定量分析技術在腫瘤早期檢測中的臨床應用研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十二五”立項課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涂陰肺結核患者免疫治療干預研究方案”;國家十二五“重大新藥創新”科技重大專項:“依那普利葉酸片預防腦卒中的上市后臨床研究--H型高血壓比較效果研究”;省級科研項目1項:與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合作項目,“癲癇及相關疾病的磁刺激神經調控與病理生理機制研究”。與北京同仁眼科醫院合作打造南部縣視光學基地。開展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6項,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1項。
蓬安縣人民醫院始建于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醫院以“以人為本、救死扶傷”為立院之本,不斷擴大規模,更新設備,夯實技術力量,提高醫療水平,成就了醫院日新月異的變遷,目前,我院已成為一所集醫療、護理、教學、科研、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國家三級乙等綜合醫院,中國“縣域醫療榜樣力量”最美縣醫院,承擔全縣及周邊地區城鄉人民群眾的醫療、預防、保健任務和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業務指導、技術培訓等工作。
蓬安縣人民醫院是中國卒中中心聯盟成員、中國疝病專科聯盟、疝病治療和研究中心、省級愛嬰醫院、四川省文明單位、四川省眼科聯盟成員單位、川東北急性胰腺炎診療中心、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胸痛中心聯盟、南充市急救中心蓬安分中心、蓬安縣心電遠程區域遠程心電檢測中心、蓬安縣危重孕產婦急救中心、蓬安縣危重新生兒急救中心。是南充市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基地、川北醫學院和成都醫學院的教學醫院。是蓬安縣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四川省醫保異地結算、蓬安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川北醫學院附院對口支援醫院。
醫院配備有美、日、德、法、韓、瑞等一大批先進醫療設備:飛利浦64排128層進口螺旋CT、DR機、LOGE9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儀、飛利浦HD15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儀、數字X光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微生物梅里埃鑒定儀、羅氏生化分析儀、冰凍切片機、石蠟切片機、顱腦動力系統、電子胃腸鏡、腔鏡手術系統、血液透析機、前列腺氣化電切儀、雙定位體外沖擊波碎石機、心血管HOLTER、基因分析儀、血液流變學檢測儀、電外科工作站、多功能麻醉機、遠程會診系統、重癥監護系統等。
醫院大力實施“人才興院”戰略,不斷完善醫療人才引進優惠政策。采取“引進來、送出去”的人才培養機制,派送醫務人員到重慶、成都、南充等地知名醫院進修深造及規范化培訓。先后和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南充市中心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陸軍醫大附屬醫院、北大醫院、陸軍總醫院等建立醫聯體和醫共體進行專家下沉,開展新技術新項目。
目前,醫院凈用地面積67200㎡(100.8畝),業務用房建筑面積65579.65㎡。編制床位1199張,實際開放床位502張。設建制科室52個,其中:職能科室19個,臨床科室(病區)22個,醫技科室7個,其它科室4個。截止2019年6月底,全院職工總數830人,其中在編職工352人(含在崗正式職工350人、長期病休2人),另有臨聘職工186人,離退休職工227人。全院上班職工614人(含退休返聘13人、合同人員2人、派遣人員63人)。
醫院始終堅持“救死扶傷、關愛生命、守衛健康、造福人民”的辦院宗旨,以“仁愛 精醫 進取 優質”為院訓,努力打造南充市精品縣級綜合醫院為目標,持續努力改善群眾就醫感受,內強素質,外樹形象,醫院發展建設取得長足進步,綜合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營山縣人民醫院位于縣城中心,是營山縣國家“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建院70余年來,已發展成為全縣規模最大、科室最齊全、設備最先進、技術水平最高的公立醫院,是首批國家衛計委重點扶持的500家縣級醫院之一,也是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愛嬰醫院、省級數字化醫院、省級衛生單位、省衛生廳營山儲血點,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三軍醫大新橋醫院技術指導醫院、川大學華西醫院遠程網絡醫院、三軍醫大技術指導醫院、成都軍區總醫院協作醫院、南充衛校和重慶三峽醫專實習基地。
醫院占地近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近3萬平方米,業務用房面積2.3萬平方米;編制床位550張,開放床位550張;醫院現有在職職工769人,離退休208人,其中醫生158人、護士350人,高級職稱53人,中級職稱109人,碩士研究生11人,大學本科學歷318人,大學專科學歷325人;設臨床、醫技、行政等49個科室。該院新院區選址于濟川鄉道坪村,占地250畝,總建筑面積約16.9萬平方米,總投資7.65億元,編制床位1000張。該院新院區選址于濟川鄉道坪村,占地247畝,總建筑面積約16.9萬平方米,總投資7.65億元,編制床位1000張。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住院樓、門診大樓、醫技樓、公共租賃用房、膳食中心、感染科樓等;三星養老中心。新區建設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已被列為南充市重點推進項目。該項目經過相關部門審批,實行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由政府指定平臺公司修建,建成后交付該院使用。目前新院區項目公共租賃住房工程已經完成竣工驗收;新院區前期工作已完成,6月中旬將施工監理開標,預計7月中旬進場施工;該院新區醫養結合的三星養老中心獲批600張床位,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估算總投資2億元,已完成地勘正進行施工圖紙設計。
醫院設備先進,功能齊全。擁有美國GE牌1.5T磁共振和128層CT機等大中型儀器60余臺、配備救護車并開通了120急救電話及急診病員搶救綠色通道;實行了信息網絡化管理,于2013年通過省一級數字化醫院評審;該院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建立了網絡聯盟關系,申請其成為該院培訓基地,開通床旁可視會診、可視門診信息系統,華西醫院定時派出專業團隊協助醫院管理,其專業學科主任可任該院相應科室名譽主任,指導和帶教。
科室設置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各項醫療技術和手術均達省內市、縣同級醫院先進水平,現有南充市重點專科11個,分別為骨科、婦產科、兒科、醫學影像科、醫學檢驗科、呼吸內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腎內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
醫院堅持科技興院的戰略方針,積極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并鼓勵臨床開展科研工作,近年不斷引進新技術新項目,多次獲科技進步成果獎。
醫院一貫秉承“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宗旨,在貫徹城鄉居民醫保工作及應對各種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處理中,取得顯著成績;堅持抓行業作風建設,堅決抵制商業賄賂,堅持開展“三滿意”活動。
營山縣人民醫院必將以高質量、高水平的醫療服務,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蓬安縣中醫醫院創建于1960年10月1日,位于相如鎮紅旗路2號,是一家具有中醫專科特色的國家二級乙等醫院,是川北醫學院,成都軍醫學院等大、中專院校的實習基地。是各種醫保、新農合和體檢的定點醫院 。醫院現有職工122人,其中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10名、主治醫師20名、醫師22名。影像醫師4名、藥劑人員12名、檢驗人員6名、護士42名,行政人員8名。醫院編制床位數190張,設置有門診部、急診科、內科、外科、肛腸科、骨科、眼耳鼻喉科、口腔科、婦產科、兒科、皮膚科、理療科、放射科、檢驗科、功能科、碎石室等科室;其中兒科、心血管內科、胸心外科、骨科為院級重點專科;眼耳鼻喉科為南充市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肛腸科、針灸理療科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創建中)。醫院擁有雙排螺旋CT、DR數字攝影系統、彩色多普勒、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球儀、碎石機、腹腔鏡、多功能艾灸儀、肛腸綜合治療儀、鼻內窺鏡、超聲霧化熏洗儀、多功能麻醉機等一大批醫療設備。 院領導班子帶領全院職工“團結、求精、繼承、創新”,本著“誠信為本、仁德為先、發展中醫特色、科技興院”的宗旨,為廣大患者“看好病、不浪費”的原則,嚴格把好用藥關,檢查關,治療關;全年門診人均費用、住院人均費用均低于南充市平均水平,成為市屬縣級醫院中看病最便宜的醫院,贏得了廣大患者及家屬的信任。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北京協和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癥診治指導中心,最早承擔高干保健和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也是高等醫學教育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國家 級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錦江萬里橋頭的華西壩,有一座聞名遐邇的醫學城,她就是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追溯歷史,華西醫院起源于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基督教會1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 ?一、歷史沿革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前身是中國協和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1953年10月,總后方勤務部衛生部決定將“中國協和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改為“軍委直屬機關醫院”。1954年7月,總后方勤務部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屬事業單位,是復旦大學附屬綜合性教學醫院。醫院開業于1937年,是中國人創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綜合性醫院之一,隸屬于國立上海醫學院,為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瑞金醫院建于1907年,原名廣慈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有著百年的深厚底蘊。醫院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萬平方米,核定床位1893張(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癥及疑難雜癥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余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陜西人。1985年畢業于新疆醫學院醫療系,學士學位。畢業后分配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于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