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北京協和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癥診治指導中心,最早承擔高干保健和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也是高等醫學教育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國家 級
內蒙古通遼市醫院排行榜排名靠前的醫院有 通遼市醫院、 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
【展開】通遼市醫院始建于1950年,是通遼市最大的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建和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現占地面積5.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5萬平米,開放床位709張。醫院年門診量42萬人次,年手術量5600余例,年出院病人2萬余人次。2007年業務總收入1.6億元,醫院現有資產總值2.47億元。
通遼市醫院現有職工總數為1086人,擁有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998人,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人員234人,中級技術職稱人員327人。醫院設有臨床科室30個,醫技科室16個,職能科室18個。普外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為市級重點專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燒傷整形手外科、囊蟲科、肛腸科為醫院重點學科。醫院設有心理咨詢門診、計劃生育門診、遺傳門診、腸道門診、疼痛門診及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通遼市醫院為我市醫療保險、交通事故綠色通道及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定點醫院。
通遼市醫院設備精良,功能齊全。擁有10萬元以上大型醫療設備70余臺件,主要包括:16排CT機、直線加速器、核磁共振儀、ECT機、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準分子激光治療儀、數字減影儀、數字X線機、全自動生化儀、病理圖文分析系統、腹腔鏡、電子胃鏡等新型高精設備。
通遼市醫院始終堅持科技興院、創新強院的戰略。擁有一支技術精湛、經驗豐富、素質優良的專業技術隊伍。已能夠開展同種異體腎移植、三指末節離斷再植、全腦血管造影、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腹腔鏡下子宮切除等高精尖手術。2005年以來,開展新技術、新項目200余項,其中有50余項填補了通遼市空白。獲自治區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獲市級科技進步獎10余項,并與蘇州大學共同進行全國腦卒中項目的臨床研究。
通遼市醫院先后獲得“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區衛生先進集體”、“全區優秀基層黨組織”、“自治區巾幗文明崗”、“全區護理先進集體”、“全區醫院管理實績突出單位”、“全區院務公開工作先進單位”、全市藥品招標采購先進單位、雙擁工作模范窗口單位、發展建設先進單位、醫院管理先進單位、行風建設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衛生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計劃生育先進單位等榮譽。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衛生部、總后勤部衛生部評為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
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隸屬于內蒙古民族大學,是內蒙古自治區乃至全國唯一一所“以蒙醫為主、蒙西醫結合”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擔負著培養、輸送大量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的光榮使命。醫療服務覆蓋內蒙古自治區東四盟及毗鄰周邊省市,所培養輸送的專業人才遍布自治區乃至全國各地,與蒙古國,國內北京、上海、遼寧、吉林等各大城市醫院有著密切的醫療業務協作關系和學術往來。榮獲全國“愛嬰醫院”、自治區“百佳醫院”、自治區“文明醫院”、自治區“患者滿意單位”、自治區“抗病救災”先進集體、自治區教育系統“抗非”斗爭先進集體、自治區“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工程”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是通遼市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和通遼市交通事故綠色通道定點醫院。承辦“國家蒙藥新藥臨床試驗機構”、“自治區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和“內蒙古繼續醫學教育基地”的建設工作。
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始建于1972年。多年堅持“醫療和教學相結合、蒙醫和西醫并進”的辦院方針,經過三十余年的奮斗,現已發展成為學科門類齊全、設施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的一家綜合性醫院。醫院占地面積89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4234平方米。設病床500張,年門診量24萬余人次,住院病人1萬余人次。現有職工560人。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名,碩士研究生導師6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名,自治區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名,自治區優秀專業技術人才1名,自治區321人才9名,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100名,各類中級專業技術人員235名,博士研究生9名,碩士研究生38名。
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實施科技興院的發展戰略,提出“譽名醫、樹名科、建名院”的奮斗目標,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蒙醫內科為自治區重點學科;蒙醫內科學、蒙醫傳統療術學、蒙西醫結合臨床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權碩士學位學科點;蒙醫疑難病科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指定為名老中(蒙)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師帶徒培養點;神經外科、內一科為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碩士點。目前,醫院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北京天壇醫院簽定國家“十五”科技攻關科研課題兩項,先后有50余項課題立項,29項課題通過自治區級鑒定。其中,3項處于國內領先水平,14項處于區內領先水平,4項課題獲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勵。每年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余篇,參加國際、國家級學術交流會30余人次。
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隨著現代醫學事業的飛速發展,不斷引進高科技精密先進醫療設備,拓展醫院服務功能。現已擁有價值萬元以上設備近200臺件。其中具有先進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統、準分子激光儀、16排螺旋CT、直線加速器、X—刀、數字減影、大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尿沉渣定量分析儀、計算機放射成像系統(CR)、全自動胃腸透視系統、血液透析系統、頭部固定系統、腹腔鏡、關節鏡、腦室鏡、電切鏡、宮腔鏡、乳管鏡、C形臂、徠卡顯微鏡、陰式探頭黑白B超、等離子電刀、支氣管鏡、膀胱鏡、電子內窺鏡、四維彩超、全身彩色超聲掃描系統、新柏氏膜式液基細胞學檢測系統、遠程胎兒監護儀、三維B超工作站、體外震波碎石系統、中央監護系統、骨髓細胞分析系統、全景曲面斷層X線機、彩色精子質量檢測系統、數字化裂隙燈、AB超聲波、鼻竇鏡、病理檢測系統、核多功能測量系統、生命監護系統、烤瓷高頻鑄造系統等精密醫療設備。
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在不斷提高醫療護理質量的同時,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一切為了病人”的服務宗旨,堅持誠信為本的服務理念,推行“人性化”服務模式,強化醫療服務中的人文關懷,采取各項便民措施,把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落實到實際工作的每一個環節當中。同時開展“病人選擇醫生制度”、“病人費用查詢卡制度”、“單病種收費限價制度”、“收費價格公示制度”,強化病人尋醫問藥的透明度,從而營造讓百姓放心、讓患者滿意的醫療環境。
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鄭重承諾:為了使廣大患者擁有一個舒適溫馨的康復家園,醫院將以高質量的診療護理技術,強化“以病人為中心,一切為了病人”的服務理念和宗旨意識,時刻以病人的健康為標準,創造一流技術、一流服務、一流設備、一流環境和一流管理的品牌醫院,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北京協和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癥診治指導中心,最早承擔高干保健和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也是高等醫學教育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國家 級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錦江萬里橋頭的華西壩,有一座聞名遐邇的醫學城,她就是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追溯歷史,華西醫院起源于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基督教會1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 ?一、歷史沿革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前身是中國協和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1953年10月,總后方勤務部衛生部決定將“中國協和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改為“軍委直屬機關醫院”。1954年7月,總后方勤務部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屬事業單位,是復旦大學附屬綜合性教學醫院。醫院開業于1937年,是中國人創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綜合性醫院之一,隸屬于國立上海醫學院,為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瑞金醫院建于1907年,原名廣慈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有著百年的深厚底蘊。醫院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萬平方米,核定床位1893張(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癥及疑難雜癥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余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陜西人。1985年畢業于新疆醫學院醫療系,學士學位。畢業后分配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于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