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宮腔在生理狀態下前后壁接觸合攏,即使在月經期子宮內膜剝脫時亦不會出現粘連,這皆因子宮內膜基底層的完整性和功能正常。如果一旦因手術或炎癥等物理化學因素刺激損傷了子宮內膜,造成內膜基底層的破壞,改變了正常月經周期中子宮內膜有規律的生長脫落,則可導致子宮間質中的纖維蛋白原滲出、沉積,造成宮腔前后壁粘連。
導致宮腔粘連的原因主要有:
一、宮腔操作史
1、妊娠因素:與妊娠有關的宮腔手術如早孕負壓吸宮術、中孕鉗刮術、中孕引產刮宮術、產后出血刮宮術和自然流產刮宮術等。這可能是由于妊娠子宮的內膜基底層更容易被損傷,而導致子宮壁互相粘著,形成永久性的粘連。
2、非妊娠因素:子宮肌瘤剜除術(進入宮腔)、子宮黏膜下肌瘤經宮腔摘除術、子宮縱隔切除術、雙子宮矯形術等破壞了內膜的基底層,使子宮肌層暴露于宮腔內,導致宮壁的前后粘連。
二、手術炎癥因素
宮內感染子宮結核、絕經后老年性子宮內膜炎、宮腔操作術后繼發感染、產褥期感染、放置宮內節育器術后引起繼發感染等。
三、人為因素
人為地破壞子宮內膜基底層,使之出現宮腔粘連。如:子宮內膜電切除術后、宮腔內微波、冷凍、化學藥物治療及局部放射治療后。
四、因各種原因刮宮時內膜損傷
如反復多次的刮宮,這是極易損傷基底層,由這種原因引起的宮腔粘連稱之謂損傷性粘連,為最多見,因此婦產科醫生在刮宮時深淺要適度,育齡婦女要落實好避孕措施,避免人流手術,特別第一胎人流可能造成宮腔粘連以后繼發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