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病毒感染(35%):
病毒性肺炎是由多種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氣管肺炎,常見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其次是副流感病毒,巨細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和某些腸道病毒,如柯薩奇,埃可病毒等,以及水痘,風疹,麻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感染從上呼吸道開始,氣道上皮有廣泛的破壞,粘膜發生潰瘍,被覆纖維蛋白性膜,氣道的防御功能降低,容易招致細菌感染,免疫狀態低下者,尚可合并真菌,原蟲特別是卡氏肺孢子蟲感染,單純性病毒性肺炎引起間質性肺炎,肺泡間隔有大單核細胞浸潤,肺泡水腫,被覆含血漿蛋白和纖維蛋白的透明膜,使肺泡彌膜距離增厚,肺炎可為局灶性或廣泛彌漫性,甚至實變,肺泡細胞和巨噬細胞內可見病毒包涵體,細支氣管內有滲出物,病變吸收后可留有肺纖維化,甚至結節性鈣化。
感染途徑(30%):
近年來由于免疫抑制藥物廣泛應用于腫瘤、器官移植,以及愛滋病的發病人數逐年增多等,單純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都可引起嚴重的肺炎。病毒性肺炎為吸入性感染,通過人與人的飛沫傳染,主要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常伴氣管-支氣管炎,家畜如馬、豬等有時帶有某種流行性感冒病毒,偶見接觸傳染。糞經口傳染見于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通過塵埃傳染。器官移植的病例可以通過多次輸血,甚至供者的器官引起病毒。血行播散的病毒性肺炎并不伴氣管-支氣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