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性連鎖顯性遺傳(sex-linkeddominantinheritance)為本病主要遺傳方式。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體上,故遺傳與性別有關。母病傳子也傳女,子女得病機會均等,為50%。父病不傳子,卻傳全部女兒。如此,家系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但病情男重于女,因為女性還有一條正常的同源染色體(雜合子),而男性卻無(半合子)。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一些學者開始該致病基因定位探索,一致發現定位于X染色體長臂中段(Xq22)。但是,這是什么基因突變當時并不清楚,直至1990年Myers等才證實這突變基因是膠原Ⅳα鏈亞單位α5(Ⅳ)的基因,即COL4A5。但是,1993年Zhou等又在此Xq22部位上發現了膠原Ⅳα鏈亞單位α6(Ⅳ)的基因CoL4A6,并證實COL4A6突變亦可導致本病。
2.常染色體顯性遺傳(autosomaldominantinheritance)1/7~1/3家系按此方式遺傳。由于致病基因在常染色體上,故遺傳與性別無關。患病父或母親的兒女得病機會相同,均約一半,父病能傳子。患者病情輕重與性別無關,男、女病情嚴重度相似。在發現本病性連鎖顯性遺傳患者的致病基因定位后,人們一直在探索該遺傳方式患者的致病基因定位。已知膠原Ⅳα鏈其他4個亞單位的基因均在常染色體上:α1(Ⅳ)及α2(Ⅳ)的基因COL4A1及COL4A2定位于染色體13;α3(Ⅳ)及α4(Ⅳ)的基因COL4A3及COL4A4定位于染色體2。是哪一個或哪一些基因突變致成本病發病?直至最近才證實是染色體2上的COL4A3及COL4A4。
3.常染色體隱性遺傳(autosomalrecessiveinheritance)1981年后本病才有此遺傳方式的報道,現已受公認,但如此遺傳的家系畢竟很少。該致病基因雖也在常染色體上,但雜合子的表現型正常,惟純合子才顯出疾病,故具有臨床癥狀的患者常為近親婚配的子女(父母皆為致病基因攜帶者,則其子女患病機會為1/4,成為表現型正常的致病基因攜帶者機會為1/2)。該致病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定位亦于最近查明,亦為染色體2上的COL4A3及COL4A4。
在本病的遺傳上還常見下列現象:在某些顯性遺傳家系中,存在有本身不表現疾病卻能傳病給子代的致病基因攜帶者,這些致病基因攜帶者的產生與雜合子不全外顯率有關,多見于女性。另外,在顯性遺傳家系中,雖然多數患者腎、耳、眼病變并存,但卻有少數患者僅有腎炎或耳聾,造成疾病表現不一致,這種疾病表現的多樣性與致病基因表現度(expressivity)不同相關。僅表現為腎炎或耳聾患者的子代又可能因致病基因表現度改變,重新使腎、耳、眼病變一并呈現。最后,少數患者疾病非遺傳而來,系由基因突變引起,文獻記載,在本病中這類患者占全部患者的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