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1984年Murray分析美國心肺和血液研究所主持的多中心研究,HIV是單股正鏈RNA病毒,RNA基因組、反轉錄酶和病毒編碼蛋白組成其核心。
二、發病機制
HIV是單股正鏈RNA病毒,RNA基因組、反轉錄酶和病毒編碼蛋白組成其核心。HIV進入體內,其膜糖蛋白pg120極易與輔助性T淋巴細胞(CD4)表面受體相結合,并進入細胞內大量復制、繁殖,破壞輔助T細胞(T4H);HIV已感染的CD4細胞可融合未感染的CD4受體,形成巨核細胞,使TH細胞數減少。受到HIV感染后,機體可經抗體或非抗體介導的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殺傷作用,使CD4細胞致死。結果導致CD4細胞下降,功能亦受損傷,如對特異性抗原和非特異性抗原刺激反應下降、輔助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能力降低。HIV同樣對機體非特異性防御機制如吞噬細胞吞噬功能、NK細胞有抑制作用。總之,HIV/AIDS者機體的免疫功能尤其細胞免疫機制受到損傷,這是導致機體極易招致感染的主要原因。
HIV/AIDS者中肺部感染發病率高,究其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近來研究發現肺泡巨噬細胞亦是HIV攻擊的靶細胞之一,細胞數量未見減少但功能(抗原呈遞等)降低;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T4H/TS比例降低,Ts升高。HIV病毒負荷量與CD4 細胞耗竭呈線形相關,而血液中CD4 細胞是預測免疫缺陷和肺部機會性感染發生可能性、感染類型及其病原譜的重要指標。
HIV/AIDS患者CD4 細胞數量與肺部感染病原體類型密切相關,如鳥-胞內復合分枝桿菌主要見于免疫功能嚴重受損者CD4 計數<50/μl。CD4 計數均數與主要肺部感染病原體類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