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量元素的來源、吸收和排泄人體內的微量元素主要來源于食物和飲水,一部分來源于污染的環境(工廠三廢污染大氣和飲水)或工業上職業性接觸。
(二)大多數微量元素在動物性食品中的含量高于植物性食品,但植物性食物中錳等含量較高。魚和其他海產食物,特別如牡蠣等貝殼類,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牛奶是鋅的很好來源。但含鐵、碘、銅等則較少。米、麥所含微量元素主要在胚芽和麩糠皮層中,加工精制后含量明顯減少。
(三)微量元素進入人體的途徑,大多是通過胃腸道隨同食物和飲水進人體內,但也有不少通過呼吸道或皮膚(大氣或工業上接觸),特別是工業上職業性接觸,目前已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勞動衛生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