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發感染的特點是病灶局限,一般不累及鄰近的淋巴結,主要表現為慢性肉芽腫性炎癥,形成結核結節,發生纖維化或干酪樣壞死。病變常發生在肺尖部位。
繼發感染需要和不同細菌引起的感染相互鑒別。
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是陰道內的一種常見的菌種,在月經期前后、停經期或生產后,當陰道酸度減少,霉菌和細菌之間正常的平衡被破壞時,念珠菌數量會急速增加而造成感染。
細菌的混合感染:是積深度燒傷后的常見并發癥??蔀閱渭毦蚨鄶导毦幕旌细腥?,偶亦可由真菌所致。一般早期多為單一細菌,晚期多為混合感染。多發生于燒傷后2周內,最早發生于第2日,創面肉芽形成后發生的機會較少。常見致病菌為金葡菌、銅綠假單胞菌、變形桿菌屬和大腸埃希菌。臨床表現一般敗血癥為生,可地高熱(達42℃以上),也可呈低溫(36℃以下),多為弛張熱。在發生敗血癥后,原有燒傷后心動過速更顯著,可出現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休克等。麻痹性鼓腸亦為常見癥狀,可伴神志改變,創面可短時變壞,色澤污暗,壞死組織及分泌物增多、易出血。
霉菌感染:霉菌性陰道炎(monilial or mycotic vaginitis)由霉菌感染引起。其發病率已高于滴蟲性陰道炎。醫學上把霉菌感染稱為是念珠菌的感染,因此霉菌性陰道炎也稱念珠菌性陰道炎。多見于幼女、孕婦、糖尿病患者,以及絕經后曾用較大劑量雌激素治療的患者。
白色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常表現為陰道炎。念珠菌陰道炎是一種常見的陰道炎,習稱霉菌陰道炎,發病率僅次于滴蟲陰道炎。由念珠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此菌呈卵園形,有芽生孢子及細胞發芽伸長而形成的假菌絲,假菌絲與孢子相連成鏈狀或分枝狀。念珠菌對熱的抵抗力不強,加熱至60.C1小時即可死亡;但對干燥、日光、紫外線及化學制濟等抵抗力較強。
隱球菌感染:隱球菌病(cryptococcosis,torulosis)是亞急性或慢性傳染病,由新型隱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所致,以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為主,近年來真菌性腦膜炎、腦膿腫和肉芽腫已不少見,易與其他顱內疾病混淆而延誤治療,故病死率高,應予以警惕。本病亦可累及肺、皮膚、皮下組織、骨骺、關節和其他內臟、組織等,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10歲以下小兒發病率較低。男性多于女性(3∶1)。我國自1946年正式報道此病以來,兒科各地均有發現。
1 護理目標:
保持適當營養;讓病人參與防護措施;及早發現并控制感染。
2 護理要點:
1)保證休息,加強營養。
2)凡血液病病人發熱均應密切觀察是否有感染,并警惕敗血癥。注意檢查易發生感染的部位,如口腔、皮膚、呼吸道、消化道、肝門、泌尿系等處,以便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并注意是否同時合并霉菌感染。
3)保護皮膚、口腔清潔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