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紅、潮熱癥狀的出現是由于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血管舒縮功能障礙所致,同時伴有出汗、心悸、眩暈等。80%的患者此癥狀可持續 1年以上 ,有些還能維持到絕經后 5年左右。癥狀的發生一般在絕經前及早期較嚴重,距絕經時間漸長 ,發作頻率及強度亦漸漸減退 ,最后自然消失。
潮熱發作的頻率、嚴重程度及持續時間個別差別很大。有些人偶然發作 ,時間短促 ;有些人則每天數次 ,持續數秒至數分鐘不等;嚴重者可頻繁發作 ,甚至數分鐘一次 ,每天發作 30~5 0多次 ,持續時間可達 10~ 15分鐘,發作多在下午、黃昏或夜間。往往在活動后、進食后或穿衣蓋被過多等熱量增加的情況下容易發作 ,從而影響情緒、工作及睡眠,常使患者感到痛苦。
潮紅潮熱的鑒別診斷:
一、潮熱:是指發病按時而至,一日一次,按時而發,按時而止,如潮水按時來潮一樣,故稱為潮熱。多為午后潮熱,系陰虛、濕熱、胃腸實熱而引起。
二、潮紅:俗稱“升火”,是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造成血管舒縮功能障礙所致。潮紅、出汗和頭暈被稱為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的典型三聯征。陣發性潮紅是女性進入更年期的特征性標記,絕經后婦女約有70%~80%出現不同程度的潮紅。男性更年期發生潮紅比較少見。潮紅出現多與精神因素(包括煩惱、生氣、緊張、興奮、激動等)有關。
三、潮紅潮熱還應與能引起反復發熱的疾病相互鑒別:
1、布氏桿菌病 流行病學資料是診斷的重要依據,如發病地區、職業與病畜(羊、牛、豬)接觸史飲用未消毒牛、羊奶,進食未煮熟的畜肉史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發熱,伴有多汗,游走性關節痛神經痛、睪丸炎、肝脾及淋巴結腫大等血、骨髓培養陽性,血清凝集試驗1:100見以上免疫吸附試驗1:320以上,可助診斷。
2、瘧疾 以間日瘧、三日瘧較常見。遇陣一發性寒戰高熱、大汗,間日或間2日周期發作者及時查血涂片找瘧原蟲,可確診。
3、淋巴瘤 病變在內臟者,常表現為周期性發熱(PeI-Ebstein熱型)見于霍奇金病。有的淺表淋巴結腫大不顯著而以深部淋巴結腫大壓迫鄰近器官出現的癥狀,如縱隔淋巴結腫大引起肺不張及上腔靜脈綜合征等。及時進行骨髓涂片檢查找到Reed-Sternberg細胞或骨髓活檢均有助診斷。
4、回歸熱 臨床表現為周期性發熱、起病急、寒戰高熱持續2-9d后體溫驟降,大汗,無熱期持續7-9d又突然高熱,癥狀再出現,反復2-3次全身酸痛、肝脾腫大,重者有出血傾向黃疸,結合發病季節,有體虱存在或有野外生活蟬叮咬史須考慮到本病。根據血、骨髓涂片找到回歸熱螺旋體即可確診
建議您選用具有滋補腎陰作用的藥物為主組成的營養保健品,如含有靈芝、銀耳、山藥、熟地、何首烏、枸杞子、女貞子、山茱萸等的阿膠首烏汁、龜苓膏、金龜片、玉竹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