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程自數月至數十年不等。多見于腋窩的副乳腺,左側稍多,多在胸大肌外側緣處,其他部位少見。腫塊多數如花生米大小,大者如核桃,質較硬、活動,周界不清,腫瘤表面一般平滑,少數可與皮膚或基底粘連。皮膚亦呈“橘皮樣”變或破潰。局部可有疼痛并常向胸部及患側上肢放射,腫物在經期或妊娠期腫大明顯并有脹疼,腋窩淋巴結可腫大。
由于副乳腺的特殊位置決定該病的診斷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腋前、鎖骨下區癌,臨床與組織學必須查見與正常部位乳腺無聯系的副乳腺組織方可診斷副乳腺癌。
2.腋窩腫塊組織學檢查為癌時,必須在癌組織的周圍見到腺小葉結構或管內癌圖像方可排除為腋轉移癌。
3.正常部位的乳腺無癌,或伴發有組織學類型不同的癌。
胸大肌外側緣處如花生米大小的腫塊的鑒別診斷:
1、腋下淋巴腫大:淋巴結因內部細胞增生或腫瘤細胞浸潤而體積增大的現象,是臨床常見的體征。可通過觸摸腋窩部位而發現。
2、乳房腫塊:乳房腫塊通常是指由于乳房組織的構成不同而使內部長有腫塊的一種疾病。乳房腫塊是最常見的乳房疾患,眾多的良性疾病也通過乳房腫塊的形式表現,所以乳房腫塊的鑒別最重要的是區分良性和惡性。除了乳腺癌為惡性外,乳腺纖維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積乳囊腫、乳腺脂肪壞死等產生的腫塊都屬良性,可以通過穴位和反射區按摩進行治療。現出新腫塊有以下原因:囊腫;乳頭傷口受到細菌感染;纖維囊性乳腺病;患了不會擴散的良性腫瘤。激素異常;患了惡性腫瘤。
3、皮下氣腫:胸部皮下組織有氣體積存時謂之皮下氣腫。
(一)治療
首選手術治療。但因副乳腺癌所發生的部位不定,手術方式有所不同。發生于鎖骨下區及腋部的副乳腺癌應采取包括相應側正常乳腺在內的乳癌根治術;而陰區、腹壁發生的副乳腺癌可以保留同側乳房,而僅僅行相應部位的擴大根治術。
(二)預后
本病預后不良。因副乳腺多數發生在腋窩,該部位的淋巴結豐富,較易發生轉移。另外人們對該病認識不夠,常延誤診治。我國乳腺癌協作組在1974年收集的8例副乳腺癌,除1例局部切除外,7例均行乳腺癌根治及淋巴結清掃。術后僅1例7年情況良好,1例2年死于復發,1例3年死于其他疾病,1例男性副乳腺癌,手術時即有腋窩淋巴結轉移,術后5年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