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骶段移行椎體的癥狀
(1)概述:一般情況下,此類畸形可不引起任何癥狀,尤其是處于青少年期時?;蔚拇_診與分類主要依據X線平片所示。對伴有腰骶部畸形的腰痛患者首先應考慮其他疾患并進行較為全面的檢查,只有當查不出明確病因時,方可考慮系畸形所致,其中以吻棘及浮棘畸形為多發。
(2)移行脊椎的癥狀學及其發生原理:
?、僮倒澋呢摵杉又兀貉调净m可增加下腰部的穩定性,但其余每節腰椎的負荷卻加重,以致引起勞損及加劇椎骨的退變。
?、谧倒澋姆€定性減弱:無論胸椎腰化還是骶椎腰化,均使腰椎數目增多和杠桿變長,以致腰椎椎節的穩定性減弱,易發生外傷、勞損及退變。
?、圩倒澋呢撝夭黄胶猓簩﹄p側不對稱的腰椎骶化者來說,未融合或融合較少的一側則易因活動量大而引起周圍軟組織損傷;在另一側已與髂骨形成假關節者,由于此種關節屬幼稚型關節,難以吸收外力所引起的震蕩而容易出現損傷性關節炎。
?、苌窠浭芸▔海貉调净瘯r,走行于第5腰椎橫突附近的脊神經背側分支易受肥大的橫突卡壓而出現癥狀,尤其在仰伸與側彎時疼痛更甚。
?、莘瓷湫宰巧窠浲矗赫嬲捎诨伪旧泶碳せ驂浩茸巧窠浕蚱浣M成支引起坐骨神經痛者甚為罕見,多系周圍末梢神經支受刺激而反射性地出現坐骨神經癥狀。采用局部(痛點)封閉療法,可使其消失。
2.分型
(1)腰椎骶化:指第5腰椎全部或部分轉化成骶椎形態,使其構成骶骨塊的一部分。臨床上以第5腰椎一側或兩側橫突肥大成翼狀與骶骨融合成一塊為多見,并多與髂骨嵴形成假關節;而少數為第5腰椎椎體(連同橫突)與骶骨愈合成一塊者。此種畸形較為多見。
(2)胸椎腰化:指第12胸椎失去肋骨而形成腰椎樣形態,如第5腰椎不伴有骶椎化時,則仍呈現腰椎形態,并具有腰椎的功能。
(3)骶椎腰化:系第1骶椎演變成腰椎樣形態者,發生率甚低,大多在讀片時偶然發現,一般多無癥狀。
(4)骶尾椎融合:即骶椎與尾椎相互融合成一塊者,較前者多見。
除腰部有一般癥狀外,診斷主要依據X線檢查確診。
腰椎退化:腰椎由五截椎體相疊組成,位于椎體后側間的神經孔則伸出五對腰椎嵴神經,這些嵴神經再加上更下方薦椎分出的神經組成了人體最大的一條周邊神經—坐骨神經。當隨著年齡增長、骨刺增生,壓到神經孔,進而造成背痛、坐骨神經痛等惱人的癥狀。
胸腰椎損傷 :胸腰椎損傷主要是骨、韌帶和椎間盤等組織結構的損傷和由此導致的脊髓神經組織的損害。由于解剖結構上的改變,T11、T12前面無胸骨柄,兩側為游離肋,穩定性也較其它胸椎差;而胸椎是后凸彎曲,腰椎是前凸彎曲,這樣易使脊柱的受力下傳。一般來說,T12~L2骨折占脊柱骨折的60%,T11~L4骨折占脊柱骨折的90%。所以,通常所說胸腰椎骨折,指的就是T11~L4骨折。
腰椎肥大:也稱之為肥大性脊柱炎或者退行性脊柱炎,是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見原因。人到中年,腰椎就開始增生、肥大、長骨刺,幾乎所有的老年人均有腰椎肥大。在X片上可見脊柱兩側外形尖銳,像翹起的嘴唇,所以有的X線報告為“唇樣增生”。
(1)切骨減壓術:主要用于骶骨化的第5腰椎橫突肥大或假關節刺激、壓迫神經支者,可將肥大的橫突截除一段。
(2)關節融合術:對單純性(單側或雙側)假關節(腰5橫突與髂骨)損傷性關節炎者可行植骨融合術。但此手術較為深在,操作時應注意。
(3)神經支切斷(或松解)術:對顯示明確的神經支,可于卡壓處將其松解游離;無法獲松解時,則將其切斷。
(4)脊椎融合術:對腰骶部多椎節功能紊亂經保守治療無效者,可行腰骶段植骨融合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