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
關節痛是一個主觀訴述每個患者所反映的關節痛癥狀,其實際含義可能各不相同。突發性嚴重疼痛與長時間反復疼痛的患者其病變程度可能大不相同。在關節部位疼痛的診斷上重要的是首先詢問詳細的病史,了解疼痛的各種特征包括發病快慢,疼痛性質、發作時間伴隨癥狀,加重或緩解因素。
1.起病快慢關節痛分急性與慢性而言。急性疼痛見于感染性炎癥,特別是化膿性關節炎多以劇痛與腫脹急劇開始。沙門菌關節炎,腦膜炎球菌性關節炎,念珠狀鏈桿菌性關節炎等感染性關節炎均以關節痛驟然開始,隨之可有腫脹或滲液。代謝性關節病痛風發病較快驟然開始劇痛/慢性疼痛多見于變性性關節病,增生性骨關節病,骨壞死性關節病特發性關節病,營養性關節病,內分泌血液病性關節病,代謝性關節病,關節腫瘤創傷性關節病等。
2.疼痛性質一般痛的性質對診斷大多無助,開始站立時關節痛,活動一會兒疼痛減輕或消失多為退變性骨關節病交鎖性疼痛多為膝關節內半月板損傷或游離體。靜息性疼痛多為骨內壓增高,運動時疼痛多為骨壞死性關節病
3.關節創傷許多關節痛是由于關節創傷,損傷關節內軟骨,關節內骨折韌帶撕裂。關節囊損傷,關節內結構損傷外傷史對于診斷關節痛有重要意義。
4.伴隨癥狀感染性關節炎多伴有全身中毒癥狀,發熱、頭痛食欲缺乏。風濕性關節炎多伴有心臟炎,舞蹈病環形紅斑、皮下結節。牛皮癬性關節炎伴有皮膚病損痛風性關節炎可有脈管病,腎臟尿酸鹽結石。血友病性關節炎可有其他部位出血急性白血病關節受累,常見脾臟腫大,肝臟腫大淋巴結病或紫癲。淋病性關節炎可有淋病性尿道炎,眼結膜炎等潰瘍性結膜炎性關節病可有發熱,貧血,腸道排出血液和新液結核性關節炎可伴有皮膚斑丘疹。發熱和肌痛。類風濕關節炎可有肌肉萎縮骨質疏松,貧血,鞏膜炎等骨關節病可伴有遠端指間關節Heberden結節。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關節受累,并可有食欲缺乏嘔吐與便秘,多尿,煩渴虛弱疲乏,普遍性骨質疏松。
臨床表現
1.外傷性關節痛急性外傷性關節痛常在外傷后即出現受損關節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慢性外傷性關節炎有明確的外傷史,反復出現關節痛,常于過度活動和負重及氣候寒冷等刺激時誘發,藥物及物理治療后緩解。
2.化膿性關節炎 起病急,全身中毒癥狀明顯,早期則有畏寒、寒戰和高熱,體溫高達39℃以上。病變關節紅腫熱痛。位置較深的肩關節和髖關節則紅腫不明顯。患者常感病變關節持續疼痛,功能嚴重障礙,各個方向的被動活動均引起劇烈疼痛,患者常不愿活動患肢。
3.結核性關節炎兒童和青壯年多見。負重大活動多肌肉不發達的關節易于患結核。其中脊柱最常見,其次為髖關節和膝關節。早期癥狀和體征不明顯。活動期常有疲勞低熱,盜汗及食欲下降。病變關節腫脹疼痛,但疼痛程度較化膿性關節炎輕。活動后疼痛加重。晚期有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如關節旁有竇道形成,常可見有干酪樣物質流出。
4.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急劇。常為鏈球菌感染后出現,以膝、踝、肩和髖關節多見。病變關節出現紅腫熱痛,呈游走性,腫脹時間短消失快,常在1~6周內自然消腫,不留下關節僵直和畸形改變。
5.類風濕關節炎多由一個關節起病,以手中指指間關節首發疼痛。繼則出現其他指間關節和腕關節的腫脹疼痛。也可累及踝、膝和髖關節,常為對稱性。病變關節活動受到限制,有僵硬感,以早晨為重故稱晨僵。可伴有全身發熱。晚期病變關節附近肌肉萎縮,關節軟骨增生而出現畸形。
6.退行性關節炎早期表現為步行、久站和天氣變化時病變關節疼痛,休息后緩解。如受累關節為掌指及指間關節,除關節疼痛外,患者常感覺手指僵硬腫脹,活動不便。如病變在膝關節則常伴有關節腔積液,皮溫升高,關節邊緣有壓痛。晚期病變關節疼痛加重,持續并向他處放射,關節有摩擦感,活動時有響聲。關節周圍肌肉攣縮常呈屈曲畸形,患者常有跛行。 ’
7.痛風常在飲酒、勞累或高嘌呤飲食后急起關節劇痛,局部皮膚紅腫灼熱。患者常于夜間痛醒。以第1跖趾關節,足母趾關節多見。踝、手、膝、腕和肘關節也可受累。病變呈自限性,有時在1~2周內自行消退,但經常復發。晚期可出現關節畸形,皮膚破潰,經久不愈,常有白色乳酪狀分泌物流出。
膝痛
膝關節部位疼痛在臨床中最為多見但多種疾患均可導致膝痛,由于病因不同,所采用的治療方法不盡相同所以,準確的診斷是治療的首要前提。
1.各種關節炎所致膝痛。
2.關節內損傷與病變
1)半月板損傷:多有外傷史關節間隙可有壓痛點,休息后疼痛消失,MeMurray征陽性,可有關節交鎖。
2)交叉韌帶損傷:多有外傷史關節不穩,抽屜試驗陽性。
3)軟骨損傷:關節軟骨損傷后可發生骨折或軟骨
4)關節游離休:關節出現交鎖現象休息后疼痛消失X線可確診或關節鏡檢查亦可確診。
5)臏骨軟骨軟化癥:青壯年易發生膝前疼痛人坐后站立疼痛上、下樓梯疼痛,壓股試驗陽性
6)盂唇損傷:肩腫骨的關節盂周邊有類似半月板的纖維軟骨盂唇外展后損傷或撕裂也可引起肩關節痛。通過關節鏡診斷并于關節鏡下進行手術治療。
7)指肪墊炎:多見肥胖女性站立,行走均可疼痛,脂肪墊處壓痛點
3.滑膜病變
1)滑膜骨軟骨瘤病:本病是關節滑膜的慢性疾病主要累及漆關節。這是一種滑膜組織轉化為軟骨組織,形成多發性軟骨瘤分離脫落,游離關節內,骨化后形成骨軟骨性結節。
2)色素絨毛性結節性滑膜炎:本病關節穿刺有助于診斷可抽出暗褐色血漿樣液體,但最后常靠滑膜組織病理檢查來確診。
3)局限性結節性滑膜炎:本病一般侵及膝關節與絨毛型不同,很少出現絨毛突起或深濃的色素沉著,故命名為局限性結節性滑膜炎膝關節痛,運動受限,關節可出現交鎖可觸及大小不等的移動性節。
4.關節部位腫瘤:關節部位的腫瘤可以表現關節痛而且股骨遠端胚骨近端是骨腫瘤高發部位。常見有骨巨細胞瘤,軟骨母細胞瘤軟骨部液纖維瘤,動脈瘤樣骨囊腫,滑膜肉瘤骨肉瘤等。X線及CT可以協助診斷。
髓痛
1.股骨頸骨折此病相當常見,50-70歲者最多佩。可分不完全骨折和無移位骨折及移位骨折前者骨折后僅感髓部疼痛,尚能站立行走或騎自行車,后者則有屈髓屈膝及外旋畸形以及骨摩擦感髓關節后上脫位傷肢呈典型屈曲,內收及內旋畸形丶,不能外旋二者應鑒別診斷。外傷史及X線平片
可確診。
2.股骨頭骨髓滑脫外傷可導致骨髓移位,自發性骨髓滑脫可繼發于敗血癥、腎性佝僂病軟骨發育不全及多發性骨髓發育異常等。
自發性股骨頭骨髓自然滑脫較為少見髖部疼痛關節活動障礙X線拍片即可確診本病。
3.類風濕性俄關節炎本癥為一種全身性疾病,可發生任何年齡。早期關節有晨僵現象隨后逐漸髓痛。實驗室檢查及X線檢查協助診斷。
4.強直性脊柱炎本癥是脊柱的慢性進行性炎癥,侵及骰骼關節,關節突及附近韌帶和軀干的大關節導致纖維性骨性強直和畸形,下腰背疼痛和強硬;胸廓疼痛和僵硬,腰椎活動受限;擴胸受限虹膜炎病史可作為診斷標準。HLA-B27X線拍片人T可協助診斷。
5.化膿性髓關節炎本癥為一種急性的嚴重關節感染。多發于少年兒童,由于髓關節的部位深在周圍肌肉厚,容易延誤診斷,影響治療導致關節強直,喪失功能,造成殘廢。
6.髖關節結核一般發病隱漸,早期癥狀為髓部疼痛,逐漸加重可有結核病中毒癥狀。X線檢查對本病的早期診斷極為重要。
7.暫時性骨膜炎本癥為一種可自愈的非特異性炎癥。其特點為疼痛癥狀在數周內消失并持久康復。實驗室檢查無明顯異常x線表現有髓關節囊腫脹陰影、臀小肌平直陰影變為弧影、關節間隙增寬
8.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由于骨缺血而導致的骨壞死病,已成為現代醫學發展中常見的疾患之一。多種病因可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其共同癥狀即有髓部疼痛,呈隱漸性鈍痛,可出現破行等臨床癥狀X線拍片,CT、MRI是診斷本病的常用方法
9.夠關節骨性關節病本病可分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病理變化從軟骨變化,軟骨下骨質病變為主臨床癥狀的特點是起病緩慢,酸脹痛的輕重與X線的表現不成正比。嚴重患者可出現關節僵硬破行。本病疼痛開始由坐站立時疼痛最為明顯丶,經過活動以后關節又見靈活,酸脹痛也漸減輕。但過度活動又會引起酸脹痛和運動受限。
10.航部軟組織疾患如坐骨神經盆腔出口狹窄癥,梨狀肌綜合征,編部滑囊炎臀肌攣縮癥等均可起髓關節部位的疼痛,應當細心鑒別。
11.髓部腫瘤及瘤樣病變多見的有骨軟骨瘤、軟骨瘤、骨巨細胞瘤骨囊腫、動脈瘤樣骨囊腫、骨纖維結構不良滑膜軟骨瘤病、骨肉瘤。軟骨肉瘤骨纖維肉瘤、滑膜肉瘤、轉移瘤等這些病變不同程度的導致髓部疼痛X線檢查協助診斷,活組織檢查可以確定診斷。
12.著色性絨毛結節性滑膜炎,血友病性關節炎,剝脫性骨軟骨炎等病癥也經常發生在髓關節同樣引起碗的疼痛。
肩痛
1.肩部軟組織疾病與損傷
1)肩關節周圍炎:本病見于40歲以上老年人由于2/3骨頭與關節囊接觸,在老年性變性基礎上,容易發生粘連性關節囊炎引起后關節的疼痛和功能障礙。患肩終日疼痛,夜間尤甚肩部活動明顯受限,尤以外展外旋更為突出。腦二頭肌長頭肌腱炎岡上股撕裂,肌.膜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常為激發病因肩外因素常由頸椎病,心臟病,肩部制動等引起X線可協助診斷。
2)肩袖撕裂:多見于青壯年損傷是發病原因。多表現肩及上臂外側疼痛、肩峰下大結節處壓痛、部分撕裂者可有疼痛弧表現,即盂航關節主動夕展00-600范圍內壓痛600-120。范圍內出現疼痛,超過1200后又無疼痛的體征當完全撕裂者,肩部不能外展,助其外展至900后可維持外展。
3)肩峰下滑囊炎:肩峰下壓痛可有疼痛弧,青壯年多見,損傷是本病的病因
4)上肌腱鞘炎:當用普魯卡因局部封閉時該處疼痛消失,能主動將肩外展上舉1800而且有力;而同上肌腰部分斷裂,在局封后雖然疼痛消失但不能自動將臂外展并上舉至1800或外展無力。若為石灰鹽性網上肌腔炎X線檢查可見大結節處有鈣質沉著。
5)肱二頭肌長頭鍵鞘炎:中老年多見肩或上臂外側疼痛,防骨二頭肌騰溝壓痛,肩部活動部分限制阻力下作主動屈肘和前臂旋后動作時,患部疼痛。
6)盂唇損傷:肩腫骨的關節盂周邊有類似半月板的纖維軟骨盂唇外展后損傷或撕裂也可引起肩關節痛。通過關節鏡診斷并于關節鏡下進行手術治療。
2.肩關節炎肩關節炎有多種病因所致,根據病史,臨床表現以及實驗室檢查可以鑒別若發病較急,關節部位腫脹,劇痛高熱及全身性感染的中毒表現,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增高,中性粒細胞上升血沉加快。關節穿刺有膿性液體,多可確診為化膿性關節炎肩部疼痛較輕,病史較長X線檢查骨質破壞,注意后關節結核肩關節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方式不同。它既可以是肩關節的局部類風濕的炎性表現,又可作為類風濕全身性疾病的肩部病變肩類風濕性關節炎通常累及雙側肩關節,表現為關節痛,腫脹晨僵和膠著。類風濕因子常呈陽性。
原發性骨性關節炎在肩關節不常見肩關節骨性關節炎多為肩部損傷和肩關節長期應力所致。疼痛常常在起床和活動一天后加重。經一夜休息早晨并不減輕稍活動后癥狀轉輕,經過一天的工作后下午又加重。關節僵硬腫脹,活動范圍受限。X線檢查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質硬化及骨質囊性變,可有骨贅
此外痛風、假痛風、系統性紅斑狼瘡牛皮癬性關節炎、血友病性關節炎等均可侵及肩關節,結合體征及其臨床特點進行鑒別診斷
3.肩部腫瘤后及其附近的腫瘤的發病率,僅次于膝關節周圍的腫瘤。良性骨腫瘤除非壓迫皮膚或神經或惡變都無明顯疼痛。惡性骨腫瘤有原發和繼發兩種。原發性惡性骨腫瘤大多單發局部疼痛嚴重,于腫塊出現之前,初為間歇性以后為持續性。局部表淺靜脈或毛細血管網可擴張,皮溫升高壓痛明顯,甚至可摸到震顫或聽到雜音。肩部腫瘤包括發生在腦骨上端肩腫骨和鎖骨的腫瘤。鎖骨很少生腫瘤,由于鎖骨位于皮下患者有局部疼痛。和顯而易見的包塊診斷比較容易。鎖骨區如有神經血管癥狀者應考慮有肺部腫瘤的存在。肩腫骨為扁平骨,被周圍肌肉包饒早期診斷有一定困難。肩腫骨惡性腫瘤和巨細胞瘤疼痛明顯并向臂、背部放射表淺腫瘤容易發現,而深層者須與健側對比,進行細致檢查方能發現多見的肩腫骨骨軟骨瘤好發于兒童,少年。航骨近端是骨肉瘤骨巨細胞瘤的第三好發部位,軟骨肉瘤,骨轉移瘤也不少見類腫瘤樣疾患以骨囊腫為最多見。影像學X線平片最為重要,它可以提示腫瘤的良惡性甚至作出較明確的診斷。CT、MRI數字顯影血管造影不具上述優點,但可清晰提示腫瘤范圍,血運豐富與否與鄰近組織、器官的關系,有助于手術治療血堿性磷酸酶的升高可幫助診斷成骨肉瘤。血沉快、血中尿中球蛋白增高可提示骨髓瘤的存在盡管通過病史,體檢、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對骨腫瘤可做出初步診斷但其最后的診斷仍決定于病理組織學檢查。
肘痛
勝節是人體中活動范圍較大的關節對工作及日常生活均有很大的作用。肘關節病變常常可引起關節腫脹、疼痛肘關節全關節腫脹、疼痛而無紅腫及關節活動受限者多見于肘關節的滑膜炎;肘關節鷹嘴尖部囊性腫物,疼痛輕微或無痛常見于尺骨鷹嘴滑囊炎,多由外傷或慢性刺激引起;肘關節腫脹、關節活動時有摩擦感常伴有疼痛,多由增生性骨性關節炎引起;肘關節腫脹,關節有時因交鎖而活動受X線檢查有數個關節游離體者,可能是財關節剝脫性骨軟骨炎。肘關節進行性腫脹活動時疼痛加劇J線檢查有骨質破壞者多為肘關結核;如果關節腫脹,并伴有紅、腫熱、痛則應考慮化膿性關節炎。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肘關節痛用脹如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血友病性關節炎牛皮癬性關節炎,痛風等。關節腫痛夜間疼痛更加明顯J線檢查有骨質破壞可考慮腫瘤的可能,必要時活組織病理檢查。肢骨外上踝炎是肘部疼痛最為常見的病癥之一本病除防骨外上踝有一局限的壓痛點外。握拳屈腕,前臂旋前伸肘時患部疼痛加重。腦骨內上踝炎較外上踝炎發病率要少的多。前臂作對抗旋前運動時可引起肢骨內上踝部位疼痛,在主動用力伸指,伸腕的同時前臂旋后也可引起疼痛。二者均可由于過度勞累而反復發作。
腕與手部疼痛
腕與手部疼痛原因較多各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