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停搏的臨床表現依次為:
①心音消失、脈搏摸不到、血壓測不出;
②意識突然喪失、四肢抽搐,心臟驟停5~10秒,患者產生暈厥,停搏15~20秒,突發意識喪失,全身性抽搐,患者即昏迷;
③呼吸斷續,嘆息樣,隨后停止,多在停搏后20~30秒;
④心臟停搏患者出現昏迷,發生在心臟停搏后30秒;
⑤心臟停搏患者瞳孔散大多在心臟停搏后30~60秒出現,1~2分鐘后瞳孔固定,隨之各種深淺反射消失。
心室靜止與心臟停搏(或稱全心停搏)需鑒別,有下列不同。
1.心室靜止發生在高度或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的基礎上,而心臟停搏是發生在各種致命性心律失常、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及各種疾病的臨終期、原發性或繼發性心跳驟停、心室靜止等。
2.心室靜止在心電圖上有房性P波(P波、P′波、F波或f波)而無房室交接區和室性QRS波,心臟停搏心電圖上為持續2.7s以上的等電線(一條直線)。
3.心室靜止有心房收縮而無心室收縮,心臟停搏則心房、心室均無收縮。但心室靜止與心臟停搏兩者的共同點是心室均無電活動(無任何QRS波),也無心室機械性的收縮,均導致血液循環的終止,因此將兩者相提并論。它們是停搏中最嚴重的兩種,有人主張將兩者統稱為心臟停搏。
1.飲食適宜,勞逸適度,心情舒暢。
2.積極治療原發病及糾正電解質紊亂,合理使用有關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