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室隔綜合征臨床特征包括:
1.腹膨脹和腹壁緊張 是腹腔內容量增加導致腹腔高壓的最直接表現。開腹減壓可見腸管高度水腫,涌出切口之外,術畢腸管不能還納。
2.吸氣壓峰值增加>8.34kPa(85cmH2O) 是橫膈上抬、胸腔壓力升高、肺順應性下降結果。
3.少尿 由腎血流灌注不足,醛固酮和ADH增高引起。此時對液體復蘇,使用多巴胺及髓襻利尿劑[呋塞米(速尿)]均不會使尿量增加。
4.難治性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 因機械通氣不能提供足夠肺泡通氣量,而致動脈血氧分壓降低,CO2潴留。
開腹減壓后,上述改變可迅速逆轉。
1.根據腹內壓診斷的標準 腹內壓升高到何程度才發生ACS尚無統一意見,因腹內壓急性增加時順應性個體迥異。根據現有資料,可將腹內壓升高分級如下:輕度升高1.33~2.67kPa(10~20mmHg),當時間較短、全身情況良好時能代償,無明顯臨床癥狀;中度升高2.67~5.33kPa(20~40mmHg),機體已失代償;重度升高≥5.33kPa(40mmHg),機體已發生嚴重生理紊亂。
1999年Mayberry信詢292位創傷外科醫師,7l%的醫師根據臨床特征做出診斷而做減壓,14%醫師根據膀胱壓力測定決定手術。因此,目前大多數外科醫師根據臨床表現綜合分析診斷腹腔室隔綜合征。
2.根據臨床特征診斷的標準
(1)病史:失血性、感染性休克,輸入液體量足夠(>12000ml)。
(2)腹部體征:腹部高度膨隆、腹壁高度緊張;術畢腸管高度水腫、膨脹不能還納,強行還納導致心、肺、腎功能不全;開腹減壓可見腸管高度水腫,涌出切口之外,心、肺、腎功能不全逆轉。
(3)器官功能:心率加快和(或)血壓下降;呼吸率上升,吸氣壓峰值上升>8.34kPa(85cmH20),低氧血癥;少尿或無尿,伴利尿藥無效。
病史必備,腹部體征三者居其一,器官功能不全三者齊備,即可診斷為ACS。
臨床因對ACS認識不足,易誤診為早期模式MODF。兩者的區別在于:ACS是繼發于腹腔高壓的心、肺、腎功能不全,腹膨脹和腹壁緊張在前,器官功能不全在后;且ACS的肺功能不全與ARDS不同,前者是肺膨脹通氣不足,致PaO2下降而PaCO2升高,而急性呼吸窘迫癥(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以肺泡彌散障礙為特征,其PaO2和PaCO2皆下降。
密切觀察腹部體征及全身變化是發現腹腔室隔綜合征的關鍵。若發生腹膨脹和腹壁緊張后,又出現器官功能不全,及時開腹減壓亦可降低腹腔室隔綜合征的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