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腹痛,指的是因盆腔器質性或功能性病變引起的下腹疼痛。
下腹痛的鑒別診斷:
1、急性下腹痛 起病急驟,疼痛劇烈,常伴惡心、嘔吐、發熱等。
(1)下腹痛伴陰道流血:有無停經史,多與病理妊娠有關。
(2)下腹痛伴發熱:常見于急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炎、輸卵管卵巢膿腫或急性闌尾囊腫等,也可見于子宮肌瘤紅色變性。
(3)下腹痛伴附件腫塊:常見卵巢腫瘤或卵巢非贅生性囊腫扭轉或劈裂、子宮漿膜下肌瘤扭轉。
2、慢性下腹痛 起病緩慢,多為隱痛或鈍痛,病程長,有時與月經周期有關。周期性的慢性下腹痛包括:
(1)經期下腹痛:進行性加重的經期下腹墜脹痛,有時還伴有性交痛,鑒于子宮內膜異位癥或子宮腺肌病。行經前后下腹痛也見于子宮后傾后屈位,原發性痛經、宮頸狹窄和盆腔炎等疾病。
(2)月經期間下腹痛:疼痛位于下腹一側,常持續3~4日,可伴有少量陰道流血。此類腹痛稱為排卵期腹痛。
3、痛經 經期出現腹痛者,或為原發性痛經,或有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可能。
預防:及時就醫,針對病因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