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持續性疼痛.
(1)缺血性神經炎:局部缺血性神經炎的癥狀常發生于晚間,白天很少發生。此由于夜間病人注意力集中到肢體的不適,或者因為就寢時血壓白天活動時低,所以在閉塞性疾患病例中,通過此部分阻塞血管中的血流更為減低,使已處于慢性缺氧狀態下的周圍神經易于激起神經癥狀,故發生靜息性疼痛。
缺血性神經炎具有一些典型的神經刺激癥狀,有劇烈的刺痛,向肢體遠端放射,感覺異常,蟻行感、燒灼感,不同程度的刺痛以及手指或足趾的麻木和厥冷感等。癥狀嚴重時會影響病人的睡眠。缺血性神經炎患者,除了具有動脈損害的癥狀外,還能找到一些其他周圍神經受累的征象。
(2)營養障礙生靜息痛:皮膚由于缺血而形成的潰瘍或壞死,是造成靜息痛的另一種原因。疼痛劇烈,為持續性,有時突然發生或間歇發生,即持續一短時間后再隔數分鐘重新發作。疼痛的出現表明周圍神經的感覺纖維受到局部發炎和組織破壞的嚴重刺激。癥狀因行走加重,這是由于炎性組織受到牽拉的緣故;此類病人常在壞死組織和正常組織間有明顯的分界線。
(3)靜脈性靜息痛:疼痛遠不如動脈性疼痛嚴重,不致影響病人的睡眠和休息。引起靜脈持續性靜息痛的原因為郁血、炎癥和潰瘍。靜脈阻塞時,遠側血液回流障礙,肢體可發生酸脹、沉重和脹痛,嚴重的可有灼痛,伴有肢體腫脹、淺靜脈曲張等,這些癥可因平臥休息或抬高患肢而緩解。
這種疼痛大多局限在趾或足遠端,夜間尤甚,臥位時疼痛加劇,下肢垂下可有緩解。因睡眠時心輸出量最少,下肢灌注注血量也減少,故疼痛常在夜間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