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診斷:
1、?嘔吐:胃部因病媒菌或其他毒性物質進入,導致胃體肌肉刺激收縮,將胃內容物排出體外。
2、?腹瀉:主要為腸子受到刺激而分泌物大量增加,影響吸收的功能,造成腸腔內的水分過多,外加腸蠕動也增加,所以排出的大便都是稀便。
3、?腹痛:因腸蠕動較正常時加倍增快而感覺到疼痛,或是腸壁上的黏膜因發炎而紅腫痛,紅腫雖然看不到,但是可以感覺到疼痛。
胃腸感冒的鑒別診斷:
1.【嘔吐】是胃內容物反入食管,經口吐出的一種反射動作。可分為三個階段,即惡心、干嘔和嘔吐,但有些嘔吐可無惡心或干嘔的先兆。嘔吐可將咽入胃內的有害物質吐出,是機體的一種防御反射,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大多數并非由此引起,且頻繁而劇烈地嘔吐可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等并發癥。
2.【腹瀉】(diarrhea)是一種常見癥狀,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粘液。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癥狀。腹瀉分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腹瀉發病急劇,病程在2~3周之內。慢性腹瀉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
3. 【腹痛】(abdominal pain,abdominalgia)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腹腔內外臟器的病變,而表現為腹部的疼痛。腹痛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類。病因極為復雜,包括炎癥、腫瘤、出血、梗阻、穿孔、創傷及功能障礙等。
二、預防:
注意飲食衛生,忌食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面食,忌酒,飯后忌劇烈運動。
三、治療措施:
抗炎藥:胃腸道效果比較理想的,可以使用環丙沙星、利君沙,如果有合并病毒感染,則使用利巴韋林、鹽酸嗎啉呱,退燒用撲熱息痛(對乙酰氨基酚),如果病情嚴重造成胃痙攣,可以使用地塞米松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