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焦磷酸鈣沉積病的診斷主要依靠 ①滑液或組織(主要是關節囊、腱鞘的活檢)中焦磷酸鈣晶體存在的直接證據;②關節或軟組織的X線表現其他的一些臨床或實驗室檢查多用于除外其他的疾病或是診斷患者同時是否伴有其他關節疾患而焦磷酸鈣沉積病的診斷一旦成立,最好進一步探究其病因,特別是追溯該病是否繼發于一些遺傳代謝病的可能。
2.焦磷酸鈣沉積病的診斷標準
Ⅰ.通過紅外光譜或X線衍射的方法在關節滑液或病理標本中發現明確的焦磷酸鈣晶體。
Ⅱ(a)在相差偏振光顯微鏡視野下見到標本中有弱正性雙折射光或無折射光單斜晶或三斜晶的存在。
Ⅱ(b)在X平片上發現纖維軟骨或透明軟骨有典型的鈣質沉著。
Ⅲ(a)臨床上有急性關節炎的表現,特別是當累及膝關節或其他一些大關節時
Ⅲ(b)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慢性關節炎,可以呈現急性發作,膝髖、腕、肘、肩或掌指間關節更易累及。
根據標準Ⅰ或標準Ⅱ(a)十Ⅱ(b)可診斷焦磷酸鈣沉積病。
根據標準Ⅱ(a)或Ⅱ(b)可診斷可能的焦磷酸鈣沉積病。
根據標準Ⅲ(a)或Ⅲ(b)臨床上僅提示有焦磷酸鈣沉積病存在的可能。
鈣化灶:是指用B超或ct圖像上測到的某器官的出現類似結石一樣的強回聲或高密度影像的鈣質沉淀。常見有肝鈣化灶、前列腺鈣化灶、腎鈣化灶等。
鈣離子內流:鈣離子通過活化鈣調素能調節眾多的細胞生物學過程;鈣調素是人體的一種重要的鈣結合蛋白,作為鈣離子作用的受體,是協助鈣離子完成多種生理機能的媒介。鈣離子與癲癇發作的關系已經明確,鈣離子細胞內流是癲癇發病的基本條件。
鈣化:病理學上指局部組織中的鈣鹽沉積,常見于骨骼成長的早期階段,亦見于某些病理情況下(如結核病干酪樣壞死病灶中的鈣化)。
血中鈣離子過高:血鈣的正常值為100毫升血液中含鈣9—11毫克,即每升血中2.2—2.7毫摩爾濃度。血鈣的正常波動幅度較小,主要是鈣對維持人體多種生理功能極為重要。通過血鈣離子的檢測能夠判斷多種疾病的可能性。例如:甲狀旁腺機能亢進時,血離子鈣高于正常范圍。
維D攝入過量使鈣與磷結合導致鈣沉積,多喝白開水,多食黑木耳,少吃魚肝油,睡前少喝牛奶,少吃豆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