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手足徐動癥又稱指劃運動、變動性痙攣。為一種間歇的、緩慢的、不規則的手足扭轉運動。其肌張力變幻無常,肌痙攣時肌張力增高,肌松弛時肌張力降低,故本病又稱變動性痙攣。指劃運動。手足徐動癥主要在隨意運動時出現,安靜狀態時常常消失,情緒激動時增強,其部位不定,以四肢遠端明顯,可侵犯面肌,甚至波及到半身或全身,上肢多見。表現為各關節過度伸展沙展或內收,腕部緩慢屈曲或伸展,前臂旋前或旋后,上臂向胸部內收或回縮,掌指關節過分伸展,諸指扭轉,可呈“佛手”樣特殊姿勢。如影響面部可出現一連串“鬼臉”,如出現下肢,可見明顯的足趾屈伸,踝關節路屈和伸展,足趾開扇,伸直出現假性Babinski征。其病因最多見于新生兒窒息、核黃疸,伴有發育遲緩,起坐行走、說話的時間均延遲。成人偶見于基底節區血管性病變、腫瘤、慢性肝性腦病,也可由抗精神病藥物過量引起。
手的歪扭畸形的鑒別診斷:
1、本病應與假性手足徐動癥區別。后者因肢體喪失位置覺造成一伴有額葉、后柱和側柱合并損害或周圍神經損害。
2、極緩慢的手足徐動:導致姿勢異常頗與扭轉痙攣相似,后者主要侵犯肢體近端、頸肌和軀干肌,典型表現以軀干為軸扭轉。
3、應注意與舞蹈-手足徐動癥等不同臨床類型間的鑒別,舞蹈-手足徐動癥患者肢體、軀干及面部出現范圍廣泛不自主運動,呈粗大、多變和迅速跳動樣。
預防:有遺傳背景的手足徐動癥,預防顯得更為重要。預防措施包括避免近親結婚,推行遺傳咨詢、攜帶者基因檢測及產前診斷和選擇性人工流產等,防止患兒出生。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加強臨床護理,對改善手足徐動癥患者的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