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檢查 鼻鏡檢查可見鼻腔底的外側方、皮膚與粘膜交界處半圓形隆起。在無菌條件下穿刺時,可抽出透明或斗透明的粘液性或漿液性液體。抽吸后囊腫縮小,但不久又復隆起。
診斷依據
1.一側鼻塞、局部發脹。 2.鼻前庭底部或鼻翼附著處半圓形隆起,觸之彈性及波動。 3.局部穿刺出淡黃色透明液體,感染時變膿性。 4.X線攝片顯示梨狀孔底部處側均勻圓形陰影。
鼻前庭炎(vestibulits of nose)是鼻前庭炎皮膚的彌漫性炎癥。病因經常挖鼻,急、慢性鼻炎和鼻竇炎、變態反應或鼻腔異物(多見于小兒)的分泌物刺激,長期在粉塵(如水泥、石棉、皮毛、煙草等)環境中工作,易誘發或加重本病。
鼻前庭濕疹是發生在鼻前庭的一種皮膚損害,可蔓延至鼻翼、鼻尖及上唇等皮膚,瘙癢較劇,多見于兒童,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
鼻前庭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膿性感染叫鼻癤,鼻前庭皮膚的彌漫性發炎的叫鼻前庭炎。
治療方案 手術切除。取唇齦溝切口進入,剝離囊腫,以徹底切除囊腫壁為原則 。較小術腔可曠置,任健康肉生長填充。較大術較大術腔可用凡士紗條填充,從鼻腔引出,逐步抽撤;或周圍組織如脂肪填充。
保健貼士
鼻前庭囊腫發生于鼻前庭底部皮下,梨狀孔之前外方,上頜骨牙槽突淺面軟組織內。
1、大者可有同側鼻腔呼吸受阻,鼻內或上唇發脹。
2、一側鼻翼附著處隆起,觸及彈性而柔軟的腫塊。
3、合并感染則囊腫迅速增大,局部疼痛明顯。
專家提示
該病為潴留囊腫或從胚胎期面突接合處殘留的表皮細胞發展而來。手術經齦唇溝進路完整切除囊腫,可徹底治愈,避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