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證明,老人對成味的敏感度比年輕時降低了11 倍,對甜味和苦味的敏感度降低了7 倍,對酸味的敏感度降低了4 倍。因此即使老人身體健康,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味覺減退,口味變重,越吃越咸。而這些變化都是逐漸發生的,老人自己很難察覺,一般都是在老人為兒女做菜時,被兒女發現的。老年人突發味覺減退,除和味覺退化有關外,大多數與長期服用藥物有關。不少藥物,如抗高血壓藥、糖尿病藥、抗抑郁藥、抗生素等,若長期服用,有可能引起味覺改變。因此,服藥者應注意味覺是否出現異樣,一旦發現味覺不如從前了,應該和醫生商量換藥。此外,漱口水使用不當,也可能加快味覺退化。
味覺退化可大致分為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主觀原因主要和情緒有關,客觀原因則主要影響與味覺有關的顱腦神經,從而引發味覺衰退。此外,要保持正常的味覺,還需要唾液質量好,所含的唾液酶等成分正常,口腔內微生物無病態性生長。反之,味覺則可能出問題。中青年人若突然失去味覺,應警惕顱神經問題,需要及時去醫院診斷和治療。
第一,加強鍛煉,延緩全身衰老過程。第二,盡量少刷舌苔,減少對舌乳頭的刺激。第三,少吃刺激性強的食物,尤其已經出現味覺退化的老年人不能為了強調口感,而吃過咸、過辣的東西。第四,多喝綠茶等清淡的飲料,不喝甜膩的飲料,以減少甜物在口腔中停留而產生酸性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