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癥狀為流涎、嘔吐、發熱及吞咽疼痛和困難,胸骨后和劍突下疼痛,約至2周上述癥狀漸消失,燒傷后期(約1個月后)再度出現吞咽困難,并有逐漸加重的趨勢,出現部分或完全性食管梗阻。可并發咳嗽、氣急及呼吸道吸入性肺水腫或感染等。
主要依靠病史。體檢時首先發現咽頰部燒傷。根據燒傷程度和腐蝕劑的劑量和性狀及吞咽是否困難來判斷有無食管燒傷。
吞服腐蝕劑后的并發癥可以分為局部和全身兩類。
1.全身并發癥 服毒量較多,則有全身中毒現象,重者在數小時內或1~2天內死亡。
2.局部并發癥
(1)出血:在服毒后數天內可出現小量吐血,但大量出血則為壞死組織脫落所致,常出現于1~2周內,一般多在10天左右突然發生大量出血,重的可因無法制止而死亡。故對嚴重的患者,1周后各種癥狀雖然消失,最好仍應臥床休息、進流質飲食直至2周后,如此多不致發生大量出血。
(2)食管穿孔和縱隔炎:只并發于吞服毒液過濃而量又大的患者,一般堿性腐蝕較酸性者更易發生食管穿孔,多在食管下端破裂至左側胸腔,有時穿過至氣管,形成氣管食管瘺管,文獻上曾有偶然破潰至主動脈弓的報道。
(3)胃燒傷、胃穿孔和腹膜炎:并發于酸性腐蝕劑者為多,呈急腹癥表現,病情危重。
(4)喉水腫、吸入性肺炎、肺膿腫和支氣管擴張癥:可以并發于急性腐蝕性食管炎和瘢痕狹窄時期,尤易發于兒童患者。
(5)食管瘢痕狹窄:常為難以避免的并發癥,只有早期預防才可防止其發生,胃瘢痕狹窄也常并發于吞咽酸性腐蝕劑的患者中。
食管化學性燒傷一般根據其病史、癥狀及體征不難診斷,且常與腐蝕性胃炎并存。但在臨床中應注意是否合并有食管的其他病變。
對于中老年男性患者而言,尤需注意與食管癌的鑒別。食管癌以吞咽困難、消瘦等為主要表現,病情呈進行性加重,X線及胃鏡結合活組織檢查可明確診斷。
1.嚴格管理,防止誤食強酸、強堿而引起的食管損傷。
2.加強教育防止青少年及成年人有自殺意圖而食入強酸強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