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診斷
有病毒性肝炎或飲酒等相關病史;有肝功能減退和門脈高壓的臨床表現;肝質地堅硬有結節感;肝功能試驗常有陽性發現;肝活組織檢查見假小葉形成。
肝外膽管良性狹窄的診斷
1.上腹部手術后出現黃疸,可為進行性或間歇性,可輕可重。常伴有膽管炎表現。
2.病程較長者,肝大而硬,可有脾大、脾功亢進和門脈高壓癥。
3.血清膽紅素及AKP增高,白球蛋白比值倒置等肝功損害表現。重癥膽管炎時血培養可陽性。
4.“T”管逆行造影、靜脈膽道造影、PTC、ERCP等檢查,可顯示狹窄部位及形態。可行膽腸引流者,用對比造影法有助于診斷。
肝大而硬的鑒別診斷:
1.與表現為肝大的疾病鑒別 如慢性肝炎、原發性肝癌、肝寄生蟲病、累及肝的代謝性疾病及血液病等。
2.與引起腹腔積液及腹脹的疾病鑒別 結核性腹膜炎、縮窄性心包炎、慢性腎小球腎炎、腹腔內腫瘤、巨大卵巢囊腫等。
3.與肝硬化并發癥鑒別
(1)上消化道出血 應與消化性潰瘍、糜爛出血性胃炎、胃癌等。
(2)肝性腦病 應與低血糖、尿毒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鑒別。
(3)肝腎綜合征 應與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腎小管壞死等鑒別。
4、其他病原體感染的腎小球腎炎:多種病原體可引起急性腎炎,如細菌、病毒、原蟲等,可從原發感染灶及各自臨床特點相區別。
5、IgA腎病:以血尿為主要癥狀,表現為反復發作性肉眼血尿,多在上呼吸道感染后24~48小時出現血尿,多無水腫、高血壓,血清補體C3正常,明確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診斷需腎活檢證實。
6、慢性腎炎急性發作:患兒多數有營養不良、貧血、生長發育滯后,前驅感染期短僅1~2天,腎功能持續異常,尿比重低且固定可與急性腎炎相鑒別。
7、特發性腎病綜合征:2%~5%急性腎炎患兒臨床表現為腎病綜合征須予以鑒別。若患兒呈急性起病,有明確的鏈球菌感染證據,血清補體C3降低后可恢復正常,腎活檢病理為毛細血管內增生性腎炎者有助于急性腎炎的診斷。
8、繼發性腎炎還應與過敏紫癜性腎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性腎炎及乙型肝炎病毒相關腎炎等相鑒別。
肝硬化病人生活禁忌
肝硬化失代償期病人在日常調養和進補時,應該留心注意并有所選擇。
第一,避免進食高蛋白飲食,不要使人體腸道內的產氨驟增。
第二,盡量避免使用鎮靜安眠類的藥物,避免由此直接引發的肝昏迷。
第三,可進食香蕉等水果,保持大便通暢,每日1-2次,始終保持腸道內產氨的及時清除。
第四,適當補充維生素和益生菌,如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K和嗜酸乳桿菌等,穩定機體內環境。 第五,在食欲下降,或者嘔吐、腹瀉時,要及時補鉀,如飲用鮮黃瓜汁、蘋果汁等,避免發生低鉀性堿中毒而導致肝性腦病。 第六,除非出血后的明顯貧血,否則一般肝硬化患者避免服用含有鐵制劑的營養品或礦物質,因為鐵劑具有加重肝臟硬化的作用。
第七,特別是不要大量進食動物蛋白。除了產氨增多以外,動物蛋白的代謝產物含有較多的芳香氨基酸,這類氨基酸可以在肝硬化時抑制腦神經傳導而誘發肝昏迷。
第八,肝硬化失代償期病人以少量食用植物蛋白為宜。因為植物蛋白中的芳香氨基酸較少,支鏈氨基酸卻較多,而支鏈氨基酸可以拮抗部分毒性物質對腦神經功能的阻斷。
第九,已有食管靜脈曲張者,平時食物應做得細爛些,避免食用過于粗糙的食物,嚴禁食用堅硬帶刺類的食物,如帶刺的魚肉、帶骨的雞肉以及堅果等,以防刮傷曲張的食道靜脈或胃底靜脈,導致上消化道大出血。
第十、忌酒。長期飲酒可導致酒精性胃炎甚至酒精性肝硬化。飲酒還會引起上腹不適,食欲減退和蛋白質與維生素B族缺乏。另外酒精對肝細胞有直接毒性作用。
肝硬化病人養生指南
一.積極預防:肝硬化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肝臟實質性變性而逐漸發展的一個后果。要重視對各種原發病的防治,積極預防和治療慢性肝炎、血吸蟲病、胃腸道感染,避免接觸和應用對肝臟有毒的物質,減少致病因素。
二.情緒穩定:肝臟與精神情志的關系非常密切。情緒不佳,精神抑郁,暴怒激動均可影響肝的機能,加速病變的發展。樹立堅強意志,心情開朗,振作精神,消除思想負擔,會有益于病情改善。
三.動靜結合:肝硬化代償功能減退,并發腹水或感染時應絕對臥床休息。在代償功能充沛、病情穩定期可做些輕松工作或適當活動,進行有益的體育鍛煉,如散步、做保健操、太極拳、氣功等。活動量以不感覺到疲勞為度。
四.用藥從簡:盲目過多地濫用一般性藥物,會加重肝臟負擔,不利于肝臟恢復。對肝臟有害的藥物如異煙肼、巴比妥類應慎用或忌用。
五.戒煙忌酒:酒能助火動血,長期飲酒,尤其是烈性酒,可導致酒精性肝硬化。因此,飲酒可使肝硬化患者病情加重,并容易引起出血。長期吸煙不利于肝病的穩定和恢復,可加快肝硬化的進程,有促發肝癌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