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咽炎:急性咽炎為咽部黏膜與黏膜下組織的急性炎癥,咽部的淋巴組織亦常常被累及。炎癥可以波及整個咽部,或者僅僅局限于鼻咽、口咽或者喉咽的一部分。此病可以為原發性,也可以繼發于急性鼻竇炎或者急性扁桃體炎之后。
此病容易經飛沫傳染,食物或者直接接觸即可導致感染。以秋冬季節發病較多。一般起病較急,患者可以感覺咽部干燥、灼熱、粗糙、微痛,咽痛癥狀逐漸加重,后出現吞咽疼痛。咽痛可以放射至兩側耳部及頸部。若炎癥累及喉部,可以出現咳嗽以及聲音嘶啞等癥狀。軟腭以及懸雍垂發生劇烈腫脹后,可以出現共鳴腔改變。此外,患者可以出現全身不適,頭痛、食欲不振、口干、口渴、畏寒以及四肢酸痛等癥狀。可伴有體溫升高,一般在38℃上下,甚至可以高熱達到40℃。
查體時可見咽部黏膜充血腫脹,呈深紅色,分泌物明顯增多。以口咽外側壁為著,咽腭弓黏膜腫脹。咽后壁淋巴濾泡腫大,充血。軟腭以及扁桃體亦充血。有時可見懸雍垂水腫下垂,軟腭腫脹。感染較重患者,可以出現咽側淋巴索紅腫。同時患者可以出現鼻腔黏膜的急性炎癥性改變。頸部疼痛時可觸及腫大淋巴結,有壓痛。
2.慢性咽炎:較多見。病變主要在黏膜層,表現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其血管周圍有較多淋巴細胞浸潤,也可見白細胞及漿細胞浸潤。黏膜及黏膜下結締組織增生。黏液腺可肥大,分泌功能亢進,黏液分泌增多。多見成年人,病程長,易復發。
慢性咽炎全身癥狀均不明顯,而以局部癥狀為主。各型慢性咽炎癥狀大致相似,且多種多樣,如咽部不適感、異物感、癢感、灼熱感、干燥感或刺激感,還可由微痛等。主要由其分泌物及肥大的淋巴濾泡刺激所致。可有咳嗽、伴惡心。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及局部檢查,便可診斷。本病之病程一般較長,以局部癥狀為主,全身癥狀多不明顯,也有頸痛、胸部、背部不適感。要全面檢查鼻、咽、喉、氣管、食管、頸部甚至全身的隱匿性病變,特別是惡性腫瘤,避免漏診。
3.食管炎:主要以“燒心”,吞咽疼痛、困難及胸骨后疼痛居多。當食管炎嚴重時可引起食管痙攣及食管狹窄,吞咽食物感到“發噎”,甚至嘔吐。一般食管炎出血較輕微,但也可能引起嘔血或黑便(柏油便)。不同病因引起的食管炎可伴隨相應的臨床表現。
通過體格檢查、病史詢問,以及上消化道內鏡(食管鏡、胃鏡)、食管鋇餐等檢查進行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