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蒜治腸炎腹瀉
蒜剝皮洗凈,用刀削去蒜瓣的頭尾和蒜的膜皮。拉肚子時,大便后先溫水坐浴,再將削好的蒜送入直腸里,越深效果越好。一般情況下,放入蒜后瀉肚即止,五六個小時后排便即成條形。每次放一兩瓣,連放兩三天,大便即可正常。采用此法應注意手的消毒。
2、焦米糊止瀉
取小米適量,研成粉末,放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食用時將焦米糊加適量的水和糖煮成糊狀,稍冷后服下,每日2~3次。焦米糊具有吸附腸腔內腐敗物質的作用,故有去毒止瀉的功效。
3、熟蘋果止瀉
煮熟的蘋果有良好止瀉作用。用時取蘋果1只,連皮帶核切成小塊,置溫水中煮3~5分鐘,待溫后食用,每日2~3次,每次30~50克。蘋果為堿性食物,內含果膠和鞣酸,具有收斂、止瀉之力。值得注意的是,在食用煮熟的蘋果時,不宜加蔗糖調味,可能會加重腹瀉。
4、藕粉止瀉
取藕粉適量,置水中溶解,1份藕粉加5份水,加紅糖少許,文火煮成糊狀,每日食2~3次。藕粉中含有多種鞣酸、無機鹽及多種維生素,具有澀腸止瀉、防止脫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