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佝僂病是什么病
佝僂病即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由于嬰幼兒、兒童、青少年體內維生素D不足,引起鈣、磷代謝紊亂,產生的一種以骨骼病變為特征的全身、慢性、營養性疾病。主要的特征是生長著的長骨干骺端軟骨板和骨組織鈣化不全,維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鈣化不全。多見于2歲以內(尤其是3~18個月的)嬰幼兒,可以通過攝入充足的維生素D得以預防。一般在體檢時發現,也可能首發表現為低鈣驚厥、生長遲緩、萎靡、煩躁哭鬧或者嬰兒期易于發生呼吸道感染。
2、先天因素引起佝僂病
早產兒(胎齡不足37周)、低出生體重兒(出生體重不足2.5公斤)、雙胎兒從母體獲得的營養物質不夠,加之出生后生長發育快,需要較多的營養物質供給,因此容易發生維生素D的缺乏。另外,孕婦若營養不足,尤其在妊娠的后階段,若不注意攝取維生素D,生下的小兒容易發生佝僂病。
3、其他因素
肝、腎嚴重損害可導致維生素D轉化障礙;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如苯巴比妥等可干擾維生素D代謝;服用激素能對抗維生素D對鈣的轉運,以上均能導致佝僂病。
4、日照不足引起佝僂病
由于城市生活中高大建筑阻擋日光照射;大氣污染;寒冷的冬季日照短,紫外線較弱;沒有充足時間的室外活動;或者室外活動時皮膚暴露少;不論是氣候、季節、大氣云量、緯度、膚色、皮膚暴露都可影響內源性維生素D的生成。
5、生長過快引起佝僂病
骨頭的生長速度與維生素D和鈣的需要成正比。嬰兒的生長速度快,維生素D需要量大,佝僂病的發生率也最高。2歲以后生長速度減慢,且戶外活動增多,佝僂病的發病明顯減少。早產兒因生長速度較足月兒快且體內鈣儲備不足,故最易發生佝僂病。
6、飲食界不合理引起佝僂病
天然食物含維生素D少,不能滿足孩子對維生素D的需要,如母乳含維生素D4-100U/L,牛乳含3-40U/L,蔬菜及水果含量極少。現在許多家長缺乏合理喂養孩子的相關知識,不重視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的重要性,同時養成孩子挑食、偏食等不良習慣,或飲食品種單一,因而導致維生素D攝入不足,誘發佝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