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之后需要做多項檢查,主要是為了及時檢查出一些疾病,為治療爭取最佳時間。有些疾病并不能夠直接觀察出來,需要進行檢查或者長期觀察才能夠發現,例如寶寶眼睛問題、聽力問題或者語言系統問題等,這些疾病并不容易發現。新生兒眼底篩查怎么做?有什么危害呢?
一、早產兒眼底篩查要幾次
早產兒眼底篩查要做幾次需要視情況而定。大部分主張對胎齡<32周,出生體重<1500g的早產兒,在生后4周開始進行第一次眼底檢查。檢查的方法是,前半小時用美多麗眼水充分散大瞳孔,檢查時用倍諾喜眼水行眼球表面麻醉,然后用開瞼器將寶寶的眼瞼分開,用間接眼底鏡和屈光度20~30D的透鏡進行眼底檢查。
二、早產兒為什么要做眼底篩查
早產兒出生時視網膜血管還未發育成熟,出生后容易發生視網膜血管異常,出血,引起視網膜脫落,從而導致失明。尤其是出生后有吸氧史的寶寶,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約為60%。視網膜病變后從寶寶眼睛外觀上看不出明顯的變化,所以家長也容易疏忽,這就是早產兒一定要做眼底篩查的原因。
三、新生兒眼底篩查后遺癥
新生兒眼底篩查并不會有什么后遺癥,帶寶寶做眼底篩查時,寶寶會出現哭鬧,看起來很不舒服,很多家長甚至懷疑檢查對眼睛有傷害。其實,眼病篩查首先是給寶寶擴瞳,而擴瞳對寶寶的眼睛沒有任何傷害,而在檢查的過程中由于儀器會接觸到眼睛,寶寶會有幾分鐘的不舒服導致哭鬧,但對眼睛是沒有任何損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