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是由人類瘧原蟲感染引起的寄生蟲病,主要由雌性按蚊叮咬傳播。該疾病的治療方法主要包含基礎治療(如臥床休息、補足水分等)、抗瘧原蟲治療(如使用氯喹、伯氨喹等藥物)、對癥支持治療(如腦水腫者給予甘露醇脫水)等。
瘧疾可有反復發作的間歇性寒戰、高熱、大汗等癥狀,發熱期及退熱后24小時內應臥床休息,同時注意補充水分,食欲不佳時可以食用流質或半流質食物,恢復期食用高蛋白食物。大汗應及時用毛巾擦干,并隨時更換汗濕的衣被,以免受涼。
瘧疾通常需使用抗瘧藥物進行治療,其中氯喹對紅細胞內裂殖體有迅速殺滅作用,屬控制發作的藥物,口服吸收快,排泄慢,作用持久,為首選藥物。伯氨喹能殺滅配子體和紅外期的遲發型子孢子,有病因預防和防止復發的作用,主要用于間日瘧及卵形瘧控制復發。
部分瘧疾需對癥治療,比如腦水腫者應給予甘露醇脫水,高熱者通過冰敷額頭、溫水擦浴等方法進行物理降溫或口服對乙酰氨基酚退熱,抽搐者可給予鎮靜藥如地西泮,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改善腦循環。
瘧疾應當及時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治療,以免耽誤病情,使用以上藥物需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