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經常看到各類媒體刊登有關假酒導致的各種傷害人體健康的信息,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要怎樣才能在飲酒的時候鑒別假酒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經查明我國先后發生的十多起白酒中毒事件均由甲醇所致。一些不法分子為牟取暴利,用工業酒精(其中甲醇含量很高)或以甲醇充當酒精兌制成白酒銷售,這種酒飲后必然中毒。甲醇俗稱木精。無色易揮發、毒性大,吸入數毫升至10毫升,就能造成嚴重中毒,雙目失明。吸入30毫升即可致死。甲醇在人體內有積蓄作用,不易排除體外。連續少量的甲醇進入人體可導致慢性中毒,表現為眩暈、頭痛、視力模糊、耳鳴甚至失明。若吸入量大則會發生急,性中毒,癥狀為頭痛惡心,呼吸困難,昏迷甚至死亡。
?
甲醇的香氣,似酒精的香氣,但淡薄柔和一些。其味也與乙醇類似,在感官上不易分辨。對可疑為甲醇或工業酒精兌制的酒,要送食品質量檢測部門進行理化檢驗判定。我國《蒸餾酒及配制酒衛生標準》GB2757一81中規定:以谷類為原料的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過0.04克/100毫升;以薯干及代用品為原料的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過0.12克/100毫升。
?
辨別真假五招見效
?
第一招:搖晃測度數。有的假酒雖然外包裝能以假亂真,但酒的度數不一定與正品相符。可以用搖晃的方法進行辨別。搖動酒瓶后,如果出現小米粒到高粱米粒大的酒花,堆花時間在15秒鐘左右,酒的度數應該是53度~55度;如果酒花有高粱米粒大小,堆花時間在7秒鐘左右,酒的度數約為57度~60度。
?
第二招:對光觀察。把酒倒入無色透明的玻璃杯中,對著自然光觀察,真白酒應清澈透明,無懸浮物和沉淀物;喝少量酒并在舌面上鋪開,分辨酸、甜、甘、辣是否協調,低檔劣質白酒一般是用質量差或發霉的糧食做原料,工藝粗糙,喝著嗆嗓、上頭的酒,一定是劣質酒。
?
第三招:倒置觀察。若是無色透明玻璃瓶包裝,把酒瓶拿在手中,慢慢地倒置過來,對光觀察瓶的底部,如果有下沉的物質或有云霧狀現象,說明酒中雜質比較多;如果酒液不失光、不渾濁,沒有懸浮物,說明酒的質量比較好。
?
第四招:雙手摩擦。取一滴白酒放在手心里,然后合掌使兩手心接觸用力摩擦幾下,如酒生熱后發出的氣味清香,則為優質酒;氣味苦臭,則為劣質酒。
?
第五招:食用油測試。將一滴食用油滴入酒中,如果油不規則地擴散,下沉速度變化明顯,則為劣質酒。
?
小編提醒朋友們,下一次再飲酒的時候一定要先鑒別一下,“進口”的東西一定要健康,環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