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窄性心包炎并發癥
可見慢性心臟壓塞、心源性肝硬化、肺動脈狹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房內血栓形成和蛋白丟失性腸病等并發癥。
1.慢性心臟壓塞
縮窄性心包炎的心包由于慢性炎癥而僵硬度增加,心包不能擴張而使心包內壓和心腔內壓顯著升高,一旦心包內壓力上升達到右心房和右心室舒張壓水平時,心臟跨壁壓下降接近零,出現心包壓塞。
2.心源性肝硬化
占所有心源性硬化的16.6%;由于慢性縮窄性心包炎時,肥厚、僵硬的心包限制心臟充盈,使右心室舒張壓及右心房壓升高,肝靜脈回流受阻,血流在肝靜脈竇停留時間延緩。加上心輸出量減少,血氧飽和度降低,肝小葉中央區含氧量進一步減少,該區肝細胞萎縮以至消失,慢慢形成肝臟內網狀支架的塌陷與纖維組織增生。隨著時間的延長,纖維化向鄰近的小葉發展并與鄰近的中央靜脈周圍纖維組織彼此連接起來,包圍原有的門脈區,形成反常小葉,該病變被認為是心源性肝硬化的病理特征。縮窄性心包炎時肝細胞缺氧是緩慢而不完全的,故不發生急性廣泛的壞死或大量壞死,炎癥反應較輕,無明顯肝細胞增生。
3.肺動脈狹窄
慢性縮窄性心包炎,由于心臟四個瓣環的部位(房室溝部)為心臟運動度最大的部位。心包炎時此處的心包壁、臟層的摩擦最大,因而炎癥反應強烈,易發生纖維化、鈣化,甚至環行束帶,降低心臟的舒縮功能。因此,慢性縮窄性心包炎可發生類似肺動脈狹窄的臨床表現和血流動力學改變。
4.心律失常
與交感神經興奮、心房擴大、心外膜炎癥、心肌缺血以及機械性壓迫等有關。多為房性心律失常、竇速、室早,也可并發束支傳導阻滯等。
5.心肌缺血
心包炎可并發心肌缺血,這是由于:
①冠狀動脈痙攣:可能與心包炎癥刺激心外膜冠脈及心包積液時心包腔內具有擴張血管作用的前列環素的濃度降低有關。
②增厚、鈣化的心包膜壓迫冠狀動脈。
③心臟壓塞時冠狀動脈血流減少。
④藥物對心肌的毒性作用等。
6.心房內血栓形成
慢性縮窄性心包炎時,由于心房顯著擴大、心室充盈受限,心房血流緩慢,加上易并發房顫導致血液在心房內淤積,容易形成血栓并發癥,血栓可達到幾乎填滿整個心房的程度?;颊呖杀憩F為肺或體循環栓塞的癥狀??煞磸投啻伟l作。
7.蛋白丟失性腸病
慢性縮窄性心包炎時體循環靜脈壓升高,腸黏膜淋巴管因回流受阻而擴張,淋巴液滲漏于腸腔內,淋巴液中的蛋白質或乳糜微粒丟失即造成大量蛋白質的丟失?;颊弑憩F為重度水腫、有腹脹、腹瀉等胃腸道癥狀以及全身乏力、貧血、抽搐等全身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