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道華支睪吸蟲病并發癥
1.華支睪吸蟲伴慢性或急性膽囊炎
蟲體本身、膽管上皮的損害,容易引起膽道梗阻及細菌感染。在廣東珠江三角洲流行區內因膽道疾患住院治療者合并華支睪吸蟲感染率達75%。臨床表現為腹痛、膽囊腫大、寒戰、發熱,大量蟲體引起梗阻性黃疸。
2.膽道結石
華支睪吸蟲引起的結石多為肝內膽管多發性色素結石,這與蟲體多寄生在中小膽管有關。國內一組報告2214例華支睪吸蟲病例中,93例膽結石,占4.20%,對照組結石僅0.31%。
3.膽管炎性狹窄
肝吸蟲寄生的膽管發生腺瘤樣或息肉狀增生,反復發作的膽管炎,膽管壁纖維增厚,導致膽管狹窄梗阻,這種狹窄多見于中等大小的肝內膽管。在對吸蟲引起的膽道梗阻行ERCP檢查時,發現乳頭插管均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良性乳頭括約肌狹窄57.2%(8/14例),說明吸蟲可以引起膽道遠端狹窄。
4.膽管癌
華支睪吸蟲感染后膽管癌發生率明顯高于無感染者,其特點是:①腫瘤包繞的膽管內或與腫瘤相連的膽管內,常可發現華支睪吸蟲成蟲或蟲卵;②組織學檢查見膽管周圍纖維化,膽管上皮黏液分泌增多,呈腺瘤樣增生。一組45例確診感染者,發現5例膽管癌,1例十二指腸乳頭癌。在香港膽管癌的發生也與吸蟲感染有密切關系。
5.胰腺炎
成蟲阻塞胰管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