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由來自頸椎后方的暴力造成雙側頸椎小關節的脫位。
二、發病機制
頸椎在輕度屈曲情況下遭受來自后方的暴力易引起雙側頸椎小關節交鎖(跳躍),這屬于完全性損傷;而屈曲加旋轉時則引起一側性小關節脫位,這在臨床上相對少見,亦屬不穩定性損傷。關節脫位后視暴力是否繼續而對脊髓神經產生程度不同的損傷,椎管寬大者的脊髓也可能不受累,此即所謂的幸運關節脫位。關節脫位好發于頸4~5及頸5~6。其病理解剖所見除關節脫位(交鎖)外,關節周圍的韌帶及其他軟組織也同時受累。其中尤以關節囊韌帶損傷最重,可大部或全部斷裂,而前縱韌帶及后縱韌帶次之,棘間及棘上韌帶等也可有程度不同的損傷。脊髓受損的發生率約在80%左右,雙側脫位發生率比單側者高8個百分點;前者55%為完全性頸髓損傷,后者的這一比例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