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因食物在十二指腸內停留時間短和胃酸的作用,結核桿菌一般不易在十二指腸內生長繁殖,但當患者抵抗力低,同時又接觸大量結核桿菌時,國外報道10%~50%的患者合并活動性肺結核,就可能發生感染。原因考慮與下列因素有關:
1.結核菌經血液或淋巴液循環至十二指腸壁黏膜下層或肌層,產生結核灶,進而發展侵及黏膜和漿膜層。
2.鄰近組織或器官的結核灶直接侵及并穿透十二指腸壁。
3.攝入或吞咽的痰液里混有結核桿菌,結核桿菌在十二指腸停留,侵及黏膜和黏膜下層造成感染。另外,由于十二指腸血流十分豐富,也為結核桿菌感染創造了條件。
4.膽管系統也可能為另一感染途徑,如肝結核的結核桿菌可通過肝外膽管到達十二指腸引起感染。
十二指腸結核好發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腸水平部,其次為降部。十二指腸壺腹部的結核常常侵犯到胃。
二、發病機制
十二指腸結核同其他胃腸道結核一樣,病變常先發生于黏膜下組織,侵及黏膜則形成大小、深淺不一的潰瘍,少數為息肉狀或大結節狀腫塊,鏡下病變為干酪樣壞死和典型的結核肉芽腫。病理主要可分為3型:
1.炎性增生型 十二指腸黏膜呈息肉樣增生,并有淺潰瘍形成,周圍有纖維組織增生及瘢痕收縮,由于病變附近有腫大的淋巴結相互融合,常導致十二指腸發生不完全梗阻,甚至完全性梗阻。
2.潰瘍型 病變通常先發生于黏膜下層,后侵及黏膜表面破潰后形成潰瘍,一般不累及肌層,病變周圍常有腫大淋巴結。
3.潰瘍增生型 潰瘍較大并有纖維組織增生,伴瘢痕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