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后部多灶性鱗狀色素上皮病變鑒別診斷
凡能引起多灶性病變的疾患,均在鑒別之列。
1.多灶性脈絡膜炎:
多見于女性。25%單眼。眼底有灰黃色病變,大小不等,分布于后極及周邊部。50%合并前葡萄膜炎,玻璃體可有炎癥。急性病變痊愈后留下明顯的色素性印跡樣瘢痕。活動性病變上方有視網膜脫離者,常提示下方為脈絡膜炎。熒光素血管造影可能顯示視盤水腫強熒光以及黃斑囊樣水腫。
2.鳥槍彈樣脈絡膜視網膜病變:
平均患病年齡50歲,多雙眼患病,女性多。眼底在卵圓形、奶黃色、扁平、邊清的斑點狀病變,從視盤沿著視網膜血管向周邊散布,如鳥槍彈樣。盤周較少,可合并有視盤水腫、視網膜血管炎。
3.多發性一過性白點綜合征:
年輕女性多見,單眼發病。病前常有感冒史。眼底多個散在小白色斑點,小的可小于50μm,也可大至500μm,一般小于鳥槍彈樣斑點,更小于APMPPE鱗狀灶。病變分布從后極至中周部,集中在后極與視盤周圍,從而引起生理盲點擴大。黃斑中心并可見到顆粒狀色素上皮改變。
4.匍行性脈絡膜病變(或脈絡膜炎):
常累及雙眼,先后發生。病變從視盤周圍開始,呈慢性匐行性進展,如黃斑受累,則視力嚴重受損。痊愈后形成深層瘢痕,比AMPPPE病變為深。復發見于緊鄰病變邊緣處;AMPPPE病復發則成多灶性,痊愈后可引起散在色素沉著及瘢痕,此時需和毯層視網膜變性相鑒別,但AMPPPE病一般無視盤萎縮,血管管徑正常不變細,ERG正常或接近正常。本病視網膜電流圖(ERG)和眼電圖(EOG)檢查即使在急性期也可表現為正常或低于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