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敗血癥檢查
1.血象
白細胞常明顯升高,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核左移,可出現中毒顆粒。嗜酸性粒細胞減少或消失。嚴重患者及少數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患者的白細胞總數可正常或減低,但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常仍增高。
2.病原學檢查
血培養最重要。宜在抗生素應用前及寒戰、高熱時采血。應多次送檢。每次抽血量至少為培養基的1/10(約5~10ml),骨髓培養陽性率更高,必要時可采用。有條件時應同時作厭氧菌培養。分離到細菌后應作藥敏試驗以指導治療。體外試驗結果與臨床療效的符合率約80%。近年來有人報道,在做血培養的同時,取抗凝全血離心沉淀,用白細胞層涂片進行丫啶橙染色,62例血培養陽性者中47(76%)例陽性,用革蘭染色,32(52%)例陽性,認為可進行早期診斷。由于真菌生長緩慢,且陽性率低,可應用氣相色譜檢測其代謝產物以快速診斷。
鱟試驗可檢測血清內毒素,對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有一定幫助。遷徙性病灶則可用超聲波、核素、X線等相應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