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查
1.血液生化檢查
血漿(或血清)鋅低于正常低限10.0~10.7μmol/L(65~70μg/dl)。但血漿(清)鋅受近期飲食含鋅量的影響,且腎、肝疾病及急、慢性感染與應激狀態皆可使血漿(清)鋅下降,需要辨別。
注意事項:
(1)標本勿污染:橡皮塞與橡皮膏含鋅,應避免使用。
(2)血清鋅略高于血漿鋅。
(3)取血后應立即分離血漿并測定,否則鋅測定值愈高。
(4)紅細胞鋅高于血漿鋅10余倍,為測定準確,注意取血要避免溶血。
2.血清鹼性磷酸酶活性
鋅參與鹼性磷酸酶活性中心的形成,測定有助于反映嬰幼兒鋅營養狀態。缺鋅時活性下降,補鋅后恢復。
3.白細胞鋅
特點:檢測較靈敏,但測定時需血量較多(目前國內至少需血5ml),且操作較復雜,臨床不易推廣。
4.發鋅
是慢性鋅缺乏的參考指標。但發鋅受頭發生長速度、環境污染、洗滌方法及采集部位等多種條件影響,且與血漿鋅無密切相關,并非診斷鋅缺乏的可靠指標。